山中不知日月,李略在深潭中修练,每日进境都是一日千里。修为达御劲一重的巅峰,已经臻至一个极限,每天修练的效果本来应该极为微弱,但他却借助“瀑布”冲刷,依然稳步的前进着。
轰轰轰!李略在瀑布下修练,全身血光涌动,力量刚猛无比,每一拳打出都气势无俦,威力惊天动地。从高处冲刷而下的瀑布,被他一拳打穿,渗出的拳劲透出一丈多远。
在瀑布下锻炼二十多天,李略精神饱满,筋肉扎实,全身的力量就像麻绳一样,拧成一股,而且越拧越紧。和文科举结束时相比,他的力量明显增加不少。
“力量的增长差不多达到极限,到底还差点什么?”李略盯着湛蓝透明的天空,百无聊赖的想道。
这段时间的修练,李略的身体已经锤炼的坚韧无比,虽然力量还没有超出其他一重巅峰的“武者”那么远,但是抗击打能力绝对远远超出的同级高手!
按照原本的估计,他现在的力量应该已经达到了“御劲境第二重”,然而力量确实增加了,但李略却并没有踏入御劲第二重。
“还是缺乏经验啊!”李略蹙着眉,望着天空叹息道。
他虽然自问不乏努力,也不乏天赋,但是对于武道境界的了解还是太少太少,还是缺少一个合格的武道引路人。
这种角色,本来应该是每个武者身后的宗族,以及各自的长辈来扮演的。但是李略在唐家中的行殊处境,却使得这一块几乎空白。
“瀑布这里的锤炼可以暂时结束了。”李略心中暗自啄磨,眼中闪过一道睿智的光芒:
“或许,我应该先回趟渝州城,多观察观察那些御劲二重的强者,从他们身上找一找进入御劲二重的方法。”
他原本以为,只要力量够了,就会自然而然的进入下一个境界。但是如今看来,武道显然并不只是力量,显然还讲究方法。
这般想着,李略慢慢的闭上了眼睛,打坐
半个时辰后,他恢复体力,砰的一声,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
“可以回去了。”
李略回到渝州城,街上人流汹涌,参加“文科考”的学子大部分消失了,现在城里到处都是准备参加“武科举”的学子,到处议论纷纷,一片紧张的气氛。
还有几天就是武科举的日子,大街c驿站c酒肆c茶楼c客栈,到处都是高谈阔论的学子,这些人甚至还有说到兴头,直接下来比划切磋的。
筑基境破功期c圆满期c巅峰期,御劲境,街道上什么层次的人都有,到处一片浓郁的武风。
因为这个原因,朝廷里也明显加强了守备程度,街道上经常可以看到披坚执锐,盔甲里血光涌动的甲士,只要有人闹事,立即就有甲士过去。
武科举和文科举不同,不是动笔杆子,更多是要动“拳脚”的。年轻人血气方刚,一时意气,提前在大街上打起来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武科举还有一段时间,正好借此买本《武经要综》来看看。”李略心中暗道。
“武科举”和“文科举”不同,文科举一开始就考得很深,会考孔孟之道的“涵义”,也会考策论。
但是武科举不同,在童生试的级别,策论是直接取消的。只考《论语》c《孟子》c《春秋》的内容,而且也不会考得很偏。不过在取消策论的同时,内容也极大的扩殿了,增加了《武经要综》的考核内容。
对于武科举的文字部分,朝廷一向是浅尝辄止的,只要保证朝廷的“武童生”识字,而且不笨,不糊涂就可以了。
但这并不是说“武科举”就很容易了,恰恰相反,武科举越往上要求越高!
“武秀才”的级别需要精通儒家经典和《武经要综》,同时也重新增加了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