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史上李渊才会扶植李建成,打压李世民,软刀子割肉,分化其部属,力图政治解决之。

    杨文干事件是李世民借题发挥,忽悠了李渊上当,甚至更阴谋论点,就是李世民收买了李建成和杨文干身边的人搞出这场乱事。

    至于「李渊许诺李世民平乱后当太子」云云,要信李世民的胡扯,干脆就连他是被逼无奈才“周公诛管蔡”一起信得了。

    二c李渊和李世民:是父子,更是皇权路上定要分胜负的政敌。

    最迟至武德六年,由太子李建成而非李世民出征刘黑闼起,李渊便开始着手遏制李世民集团权势,加入了李建成一方;那以后的数年,李渊与李世民与其说是君臣父子,不如说是定要分出输赢的政敌;

    之所以不似皇帝对通常政敌那样雷霆霹雳,而力图通过和平手段来化解其争位行动;这也并非因为李渊的心慈手软或是父子情深,天家无父子,政治家怎会将亲情看得多重?

    而是因为武德年间,李世民的天策府势力之大,竟可以与东宫太子并行行文号令唐朝各地官府;李世民身兼诸多政府加官,其权势更远超一个正常皇子亲王所应得;

    这一切并非是李渊对次子无节制溺爱所制,也不单是为酬其战功,而是李世民在统一战争中借机招降纳叛c不断培植自身势力,早已经到了势大难制的地位。

    李世民的势力根基c支撑他和李渊对抗的根本,就在于收拢了这些非关陇势力的精英人才。他们迫切需要在新帝国政治舞台从关陇集团虎口夺食,是以选中了李世民这个代言人。

    李世民的能力足以让关东群豪们折服,他们更坚信追随李世民前景远大,因此天策府一时谋臣如云,猛将如虎。

    若想强行用武力解决掉天策府实力,便意味着大唐朝廷的空前动荡,若不能成功斩首,而让李世民及其党羽逃出长安成外,唐朝江山分崩离析,再打一场大规模内战,而各方群雄趁势而起,亦非危言耸听。

    从开国君主与李唐皇族族长的双重立场,从李渊的角度设身处地,确实很难下定这个决心。

    毕竟这等于要一次性大清洗大半个唐朝开国功臣集团,这是连后世朱元璋都未必能成功做得到的。看看老朱对明初功臣集团是怎么分化瓦解c依次打击,循序渐进历时数十年,才大算功告成。

    何况当时天下刚平,人心未定,突厥年年寇边,李渊甚至一度打算放弃关中,迁都襄阳,此时开启内战,其巨大代价李渊承受不起。

    到了此时双方都早已是骑虎难下,不解决掉天策府这个畸形怪胎,唐朝政府的政治体制的正规化就根本无从谈起;而对天策府的任何削权行为,都必然遭致李世民集团的剧烈反弹,让朝局更加动荡。

    李世民竟先下手为强发动政变,从其短短数日后便接管中枢,没有大的反弹可知,天策府势力之大到了什么程度,之前的一时隐忍,也不过是其策略与假象罢了。一如他在沙场中对决宋金刚c刘黑闼这些劲敌,所惯用的“避实击虚”兵法。

    天策上将或许玩政治玩不过老谋深算的老爹,可是当他将卓越的兵法化用到政争中时,李渊便万不能敌了。

    玄武门之变的结果,以牺牲李渊的权柄与自由c及其二子十孙,几千将士性命为代价,避免了一场规模更大c程度更激烈的内战。让天策府集团整合到唐朝政府中枢,对李唐社稷c天下百姓而言,亦算得上不幸之万幸了。

    这才是真正的高手对决,若当真演绎起来,其精彩程度岂是如清代康熙诸子夺嫡那般的儿戏程度可比的?

    三c李世民对相关历史的篡改真相。

    李世民篡改玄武门事变相关史料,可为青史定论,却绝不是因为那个他询问起居注被阻止的记载。以当时皇权远比秦汉更高的集中程度,他若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