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巾起义爆发以后,东郡境内就有一股黄巾,对濮阳城虎视眈眈,桥宇心忧桥瑁,二月底就急急忙忙的回去了。
见二人低头不语,面有愧‘色’,桥玄突然问道:“大郎今年已经二十岁了吧?”
“及至六月,就满二十。”陈旭连忙回话。
桥玄沉默了一会儿,幽幽说道:“大郎也要及冠了,我知你出身贫寒,想要提前为你取字,可好?”
陈旭闻言,自然是大喜过望,连忙点头答应。
思索了一下,桥玄缓缓说道:“你虽在兵事方面颇有天赋,毕竟读书时日尚浅,我希望你以后能够习文不辍。旭者,九日也,寓意光辉;昭者,日明也。”
“今宦官当权,朝政暗无天日,百姓生存艰难。我给你取字文昭,望尔如同烈日般悬于天际,照亮这片昏暗的大地。”
长者赐,不敢辞。
见桥玄对于自己的期望如此之高,陈旭不由涕泪,伏地拜谢不已。
黄巾起义爆发以后,桥宇就带着桥玄与庄中众人搬到睢阳。
睢阳乃梁国首府,这里郡国兵众多,纵然有黄巾寇城,亦不惧之。桥玄的安全,倒不必‘操’心。
两人离开桥府,一同上路,虽说一人去濮阳,一人去己吾,然而己吾处于陈留郡内,‘欲’到濮阳,必定要先经过陈留,所以两人还能同路。
桥宇离开之时留下了两匹驽马,两人骑马到达陈留,居然‘花’了五日。驽马脚程较慢,还要经常歇息,不然很容易累死。
一路下来,除了偶尔看到一些尸体与逃荒的流民,很少见到黄巾军。
即将分别之时,典韦说道:“我还以为这一路上不会太平呢,没想到既没遇到黄巾军,也没遇到盗贼。”
陈旭闻言,微微一笑。先不说两人高大威猛,全副武装,使得一些贼人不敢动手。
单说黄巾起义之后,天下大赦,很多被‘逼’迫落草之人要么解散回乡,要么参军‘混’个温饱。
即使有些人对国家失望透顶,也会去参加黄巾军,是以现在路上的治安,居然还比以前好了很多。
大汉帝国如此之大,人口却只有6000万,再加上天灾减少了很多,可以称得上是地广人稀。
黄巾军起兵造反,也不会做拦路抢劫之事,更多的却是打破城池,侵犯州郡。
“文昭,我先回家看我妻儿,而后再去东郡助桥君击退黄巾,好报他们的知遇之恩。”
典韦见家乡渐进,思乡之情更浓,向陈旭告别之后,就骑马前去己吾。
目送典韦离去,陈旭亦往陈家村赶去。
陈旭星夜兼程,倏忽之间又过了四天,看着前面熟悉而又陌生的村庄,陈旭眼圈微红,心中感叹不已。
陈家村如今变化很大,整个村落都被木墙c土石围住,就好像一个小型城池。
“何人胆敢窥视我陈家村?”
就在陈旭感叹之时,只见陈青带领几十人,在木墙之内,拿着弓箭长矛对着陈旭说道。
陈旭见到陈青,心中非常高兴,大声喊道:“阿青,是我!”
陈青听着声音有些熟悉,凝神望去,见到陈旭的身影,不由‘激’动不已。
虽说一年多来,陈旭长高了很多,下巴上也有一些稀稀拉拉的胡须,陈青还是一眼就认出他来。
“快开木‘门’,,快开木‘门’,是大郎回来了!”陈青‘激’动不已,大声喊道。
“大郎回来了!大郎回来了!”
木墙后面的陈家子弟,闻言全都欢呼起来,那个心中的英雄,那个陈家村的救星,终于回来了。
陈家村所有的人,都非常感‘激’陈旭。
若非陈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