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听了这话皱了皱眉头,很是不以为然。董太师扶他上位,算是自己人。如今他位置还没坐稳,虽然刘辩承认了他,可谁知道朝臣怎么想的?万一董卓离开了,朝臣再把刘辩扶上去,那他不就凉凉了?
这时侍中种辑出来说道:“如今陛下尚幼,相国有辅佐之责,岂能轻易离京?西凉尚有太守马腾,何须相国亲往?”他倒不是转了性子想投靠董卓了,而是还在做着他的侠客梦,指望刺杀国贼青史留名呢。董卓要是走了,他刺谁去啊?
“马腾要是真有能耐,羌人岂会深入三辅?”杨彪诘问道。
司马防站出来说道:“马腾乃是名将之后,颇有武勇,前年西羌叛乱时,他便曾参与平叛,岂会是无能之辈?此番许是未曾防备,才致如此。”马超此时才十三,还没有名气,不然倒是个好理由。
杨彪嗤笑道:“你怎不说他去岁与王国等人作乱之事?朝廷念他忠良之后,才许之太守之位安抚,司马御史,莫不是真当他是忠良了?”说完还扫了董卓那边一眼。
看我干嘛?卧槽,老家伙指桑骂槐啊。
董卓心中不忿,出来说道:“陛下,臣举一人,必可平之。”
小皇帝来了兴致:“太师请讲。”
杨彪那边一脸遗憾,董卓必是要让那吕布出征,虽然也算是去掉了他一些助力,但毕竟不如让他去打。
只见董卓说道:“臣举卢子干为帅,我账下中郎将张辽副之。”
卢植?朝臣听了皆有些动容,他怎么和董卓扯上了?不过却没人敢站出来反对,卢植毕竟是当世名将,不可能说他不够资格,要说其他的更不是理由。只是大臣们对张辽这个名字有些疑惑,不知道是哪冒出来的,竟被董卓如此看重。
小皇帝见没人反对,就拍板决定道:“那便依太师所言。封卢老将军为征西将军,张辽为破羌中郎将,即日点齐兵马,率军出征。”他不懂兵事,倒也没说出多少兵,反正兵都是董卓的,将也是他推举的,他看着派吧。
卢植如今不是官身,张辽职位太小,都不在殿上,自有小黄门去宣旨。
见此事已成定局,杨彪也不再言语,耷拉着眼皮装不存在。
这时司徒黄琬站出来说道:“陛下,我有一事启奏。”见皇帝点头批准,接着说道:“自大将军去世至今,朝中多有动荡,多有官员身死或是离任,如今朝局已定,诸事待兴,当甄选官员,以补空缺。”
“这”皇帝有些犹豫,这些缺失的官位,他虽然知道职责,但却不太好安排。一是手里没有人才,二是缺的太多。想了想说道:“卿等可有人选推举?”
黄琬说道:“光禄勋荀慈明才具无双,可为三公。”他这是见太尉的位置空着,自己想升职,当然要找人顶替啊。荀爽是个文士,自不会被封为太尉,那他不就上去了?
杨彪一听也来了兴趣,黄琬升了太尉的话,自己也能做司徒了。虽然同为三公,但这权利是有区别的,太尉掌军事,司徒掌官员,司空掌民事。统管官员自然比些挖渠筑坝的事好些。于是也说道:“臣附议。”
小皇帝看了看董卓,董卓点了点头表示没意见。董卓如今身为相国,本来这个职位是已经废弃不用的,是他自封的相国,位在三公之上,自然对他们那些事没什么兴趣。而且那荀爽肯定是颍川荀氏的人,自己要拉拢荀攸,还是不要多嘴的好。
小皇帝见状说道:“那便迁光禄勋荀公为司空,杨公进为司徒,黄公进为太尉。可还有其他官员推举?”
太傅袁隗出来说道:“司隶校尉一职尚有空缺,臣举”
话没说完,尚书郎华歆站出来说道:“前任司隶校尉便是你袁氏之人,如今弃官出逃,你还有何脸面推举?”袁氏虽是大族,但华歆这样的名士却不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