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子片刻后还要赶路,怕是无福消受了。几位姑娘还是快把衣裳洗净,烤干吧。”董平悠然道。
转眼便到了傍晚,太阳罕见的冒了出来。温热,红艳的落日将万里雪原映照的熠熠生辉。
“太阳出来喽!”董平从勾栏出来时,一身的神清气爽,白衣胜雪,更有胭脂芳香。
林三川已在店前等了许久,他一瞅见董平便喊道:“公子,日落西山,我们该寻个店住下。”
董平摇头道:“不住,今天是十四,月亮正好。走吧,明月不等人。”
“是。”
董平与林三川往前走去时,正好与那说书的爷孙俩擦肩而过。
董平没停住脚,但那许先生却拉着小孙女站住了。
“爷爷?”
“芝儿啊,你以后要嫁,就嫁刚才过去的那人。”许先生望着董平的背影说道。
小女孩虽才十一二岁的年龄,但早已生的粉雕玉琢,她鼓起脸蛋道:“哼,芝儿才不要呢。那人虽笑眯眯的,但心里不知在寻摸着什么坏主意。芝儿不喜欢坏人,而且等芝儿长大,那人早就不知道老成什么样了。”
许先生闻言哈哈一笑道:“那芝儿想要嫁怎样的人呢?”
“芝儿,芝儿要嫁英雄,大英雄。就跟,爷爷说的书里的那种英雄。而且,还不能比芝儿太大。”毕竟童言无忌,小丫头说完,也不见得脸红。
“好,我们走吧。”
“去哪儿,回家吗?”
“不回家,爷爷带芝儿去南方转转。”
“南边,南边有糖葫芦吗?”
“有,不光有糖葫芦,没准还能找到芝儿想要的如意郎君呢。”
一老一少向南走去,董平他们走的有多快,他俩走的就有多慢。
月上中天,子时夜。
一辆三匹大马拉着的宽敞马车狂奔在雪地之上,这马车通体都是用的名贵木材海南黄花梨,可见车中之人非富即贵。
一张紫檀木小酒桌,一方青铜小火炉。三人围桌而座,只见一面目清秀,身着华丽的公子哥举杯道:“小生王易,字子安。今日赶路遇见二位,也算是缘分。子安先敬二位一杯。”说罢,他一饮而尽。
“在下董平,这是家仆,林三川。”
那二人正是董平与林三川,原来他俩本在行路,忽而后面来了一辆马车。马车主人好客,问清他二人也是去燕临,便邀他二人上车来,一同前去。
董平说罢,王易唏嘘道:“本来四年前,我与几位同乡约好一同去燕临城,进鹿岳书院。没成想,仅是四年,就已物是人非。”
董平微笑道:“那可真是有缘,我此次去燕临城,也是要进鹿岳书院的。”
“诶呀!”王易大喜道:“有缘,有缘,当真该饮三大白。”
“该饮。”
王易与董平碰了几杯后,接着说道:“我乃是沧州太平府太平城人氏,不知二位兄长从何处来?”
董平挑了挑眉毛道:“难不成,王老弟的令尊是太平府尹,王芒王老先生?”
“董兄怎么晓得!”王易脱口道。
“嘿,我们二人也是太平城人氏。在太平城里,怕也只有王府尹家能有这样的马车。”董平语气里稍显出些仰慕。
王易自豪的笑了笑,随即皱眉道:“辽人来后,虽仍用宋官,但家父备受打压。我也是受不了那个窝囊气,才离了家要去燕临的。鹿岳书院有武院,天机院,经纶院,书画院,测龙院,女院,再加上内院共有七院。不知董兄要考哪一院?”
董平神秘一笑道:“当然是要进那女院。”
王易笑了两声道:“董兄醉了,女院可是不要男人的。”
董平没醉,王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