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柔和的微风拂过脸颊,如今身在武当县令府中,张孚是满心的喜悦。

    库房之中堆积的粮食和五铢钱让他雄心勃勃。

    招兵买马,这是他到武当城中下达的一个命令。

    这些钱留着发霉,还不如多招募些手下,待不久之后随着袁术去长安,自己可以有更大的依仗。

    张诚c张通,这二位能得到武当的首要功臣,此刻在被小小年纪的张孚打量下,倒是显得有一些心虚了起来。

    对他他们的忠心,张孚也绝不会质疑,只是他们这胆大的性格到让张孚有那么一点感觉不好。

    不过,这好处都让自己占尽了,又怎么能够不对二位有功之臣有所表示呢?

    这赏罚分明还是必须的!

    张诚为后勤曲军候,便允许他将手下人数张诚补充到200人,这种重要位置用他这种家生子是在合适不过;

    张诚作为家生子,又是一地药房的管事,张孚相信他在后勤调度管理之上应该胜任。

    按照辈分,这张通居然和张孚还是同辈,听闻他曾经当过张温的护卫,自然让他继续干他的老本行。

    拳脚功夫出众的他正好亲卫曲军候的不二人选。

    这让本来要回武当山中道观继续当道士的张通为难,不过最终在张孚提到故去的张温,又以如今自己年纪还小,要报仇力不从心,请他留下相助的言语所动,甘心留了下来。

    要知道以黄忠之能,在拳脚功夫上都不曾是这位张通的对手,听到张通总算能够留下,张孚自然极为高兴。

    这高手在民间啊,滚滚红尘也不知有多少蒙尘的明珠。自己这位族兄既然能跟黄忠正面抗衡,却不为人知,想必历史中的他是安心当起了道士。

    黄忠勇猛,刀法霸道,箭术无双,不过对于张孚,以他11岁多的年纪,即使身高不差,力量也不小,骨骼却也无法坚持住黄忠的练习办法。张孚可不想以透支生命力来使自己武力变得高强,身体要紧!

    正好张通的存在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擅长内家拳术的道家拳法和张仲景传出的养生拳法的作用下,武力的增长循序渐进正好。

    或许是张仲景给他的底子下得牢固,再经过黄忠张通的调教执行,张孚对于自己如今的身手倒也颇为满意,一般的成年汉子倒是不在是他的对手了。

    惜命,但张孚也知道在这乱世中,往后的日子说不得就要自己提剑亲自上阵杀敌,他倒是也不抗拒,哪儿叱咤疆场的梦他也有。所以练习武艺在怎么辛苦,他这是咬牙坚持着。

    武当县县兵,被黄忠收编之后,送入魏延麾下,魏延麾下人马数量顿时上涨成为第一,足有852人。

    黄忠麾下领600人,暂为武当县尉;李严手下也扩充到了450人。

    如今武当县内人口大约5万,按照50抽一的合理兵力配置,自己麾下的人马倒是显得合理,不过用在乱世就少得可怜了。

    按照历史的记载,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征兵比例可是令人发指的1:8左右。不过现在的张孚自然不可能按照这种方式来计算军队数量,袁术可还在自己头上压着,至少在短期内,自己还不能脱离他而自立,所以在不引起各方矛盾的情况之下,张孚也只能是缓缓招募,将手下人马暂时控制在袁术的可接受范围内。

    兵在精而不再多!这时候,他也只有将手头的兵马练成出了一只能打胜仗的强兵了。

    对于治理地方,张孚虽然一窍不通。但是也知道,与这些个乡绅打好了关系,便能保证地方不乱。

    而手中这上千士卒的震慑,也让想乱来的人得掂量掂量。

    又有一群地方豪强家族出生的县吏在管理,他自己一天就是练练武功,读读书书,无聊之时便带着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