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同时寿春的魏贼大军似乎有动静。”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魏贼的主将满宠,孙权也算是交过手的,觉得此人亦算是一员难得的将领。

    如今即便是兵力少于自己,对方亦能保持足够的定力,等自己真正上岸,他才会跟着动。

    “魏贼支援合肥的前军有多少人,查探清楚了吗?”

    “贼军声势浩大,斥候远观烟尘,少说有上万之数。”

    魏军斥候在面对汉军斥候时,因为装备的代差,所以处于劣势。

    但面对吴军斥候,那可是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毕竟吴国不产良马,精通骑术的军中士卒就更少。

    这也是为什么吴军屡攻合肥不利的原因之一。

    道理也是和魏军在面对汉军时一样的。

    两军相遇,斥候被对手压制得越厉害,主帅对战场情况掌握就越少。

    不能及时掌握对方各路人马的调动情况,在很多时候就只能是被动应对。

    “唔,看来魏人的反应倒是挺快。”

    孙权沉吟,脸上有些犹豫起来。

    离开巢湖,吴军面对魏军时,就再没有任何优势。

    偏偏合肥一带,虽然有不少的小湖泊,但地势平坦开阔。

    魏贼完全可以发挥出精骑的巨大优势,随意在周围往来纵横。

    别看孙权有十万人之多,但真正能用攻城的,一半可能都达不到。

    因为剩下的人,除了要护着后路粮道,同时还要防备随时从各个方向冒出来,来去如风的魏国精骑。

    不得不说,满宠把合肥新城建到远离巢湖的险要之地,让孙权攻下合肥难度至少翻了一倍。

    如今听到魏军已经有了反应,孙权立刻想到的就是:

    暂时放缓行军速度,一边徐徐前行,一边沿途布置兵力,防备魏军精骑。

    大概是这些年来,平山越,破舒城,一切都太过于顺利,所以诸葛恪此时远比孙权要大胆。

    他没有注意到孙权的犹豫之色,反而是有些兴奋地说道:

    “陛下,依臣之见,寿春得知陛下亲领大军前往合肥,贼人必是倾巢前来救援。”

    “臣愿亲领一支精兵,悄然向北,彼时寿春兵力空虚,必能一鼓而下!”

    “到时贼人后路被断,前有大军,如笼中之鼠,何愁不灭?”

    诸葛恪这两年来,多派探子查探北方,可不是仅仅是为了一个合肥。

    要不然区区一个魏军调动的军情,何以需要他亲自前来汇报?

    孙权却是被这个大胆的提议吓了一大跳。

    直接打寿春?

    他领大军北方,目标从来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合肥。

    直接打寿春,从来就不在孙权的考虑范围。

    只见他下意识地就是摇头:

    “不可!此举太过冒险,吴人善于操船,而魏人精于骑马,远离巢湖,孤军北上,此不异投食虎口。”

    诸葛恪看到孙权一口否决,不由地大急,正欲陈说理由。

    孙权却是举鞭,止住诸葛恪的话头:

    “吾知汝素有干略,但此事时机未至,且以后再议。”

    只要攻下合肥,后面无论是西向六安,还是北攻寿春,亦或者东攻广陵,无不可也,何须此时就冒险?

    吴国孙大帝对合肥的还是很专一的。

    当然,这个否决并不影响孙权对诸葛恪的看好。

    毕竟年轻人嘛,激进一些并无不妥。

    以后只要好好培养,经历的事情多了,自然就会稳重下来的。

    只见他又放缓了语速:

    “元逊,吾知汝立功心切,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