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过事,出门坐席也吃过鸡鱼c海鲜之类的东西。多少年啦,兔肉从来没吃过。”
柳枝也说:“我吃兔肉还是小时候的事啦。那时候的人,不管到哪里去,路再远都是靠两条腿走哩。一个村一个村,有自行车也是一半家特别突出的人家。我家有个亲戚上集去时候,嫌走正路太远就从地里走。我记得当时是二月时光,地里的麦子还没起身,棉花也没种哩。他从地里走着看着,空中有个老鹰在离他不太远的地方盘旋着,突然间冲下来翅膀猛搧几下,接着就用嘴连续鹐着,他估计是老鹰扑住了一只野兔,急忙跑过去大声吆喝。老鹰飞走了,那只野兔已经头破血流,躺在地上不能动了。
他把野兔拾起来想:自己上集不能拿只血淋淋的死兔子,想送回去路太远,就把上集耽搁啦。于是,他就把兔子放在我家上集去了。回来的时候看到兔子还在,自己却不好意思从亲戚家拿走就说:‘唉,这么肥的野兔,你们咋不赶快剥了吃哩?蒸成兔肉圪垯子,一顿都吃不完。’
我妈说:‘你放在这里的东西,啥话都没说,我敢随便吃吗?’
那个亲戚又说:‘唉,那还用说嘛,给你拿来就是让你吃哩。你准备锅灶东西,我来剥皮,趁软和着哩,一会就剥啦。’
我就是那时候吃了一次,觉得很香,和那个亲戚一顿就吃完啦。我妈叫我们少吃些,给亲戚留点拿回去。亲戚看我们没吃够就没让留,说家里人多,拿一点给谁吃的事呀?不如不拿,反正他们不知道。从哪以后再没吃过,现在想起来都是香的,今天遇上了就好好吃一顿。”
常大伯说:“那时候的人经常饿肚子,平常馍饭都没得吃,偶然吃一顿兔肉圪垯,当然香的不得了。现在吃起来,可能没有那么香啦。”
保管又说:“别说啦,快走吧,香不香咱们过去一吃就知道啦。”
一行人走到那间门外的敞棚底下一看,食客不多,大部分桌子都闲着。老板是两个年轻夫妇,看他们来了就热情地招呼让座,介绍他们的美食特色。常大伯问:“小伙子,你们卖的是野兔肉圪垯还是家兔?”
小伙说:“大叔,我们不敢胡吹,卖的是家兔肉,自己家里养的。如果你们想吃野兔肉,我这小店没有,各位还是另换一家吧。”
常大伯说:“家兔就家兔吧,要是野兔,我们还不敢吃哩。你要知道,现在的野生动物和人一样,受法律保护着哩,弄不好就得犯法。”
那个女老板忙说:“大叔尽管放心,我两个是大学毕业生,自谋职业,法律常识还是有的。家里养了点兔子,自产自销,不会作违法的事。”
男老板又说:“如此说来,各位请随便坐吧,里边外边都行。”
柳枝朝里看看说:“咱们就坐在外边,少走几步路也是好事。”
保管老婆说:“对,外边眼宽,也畅快,还能看看其他场景。”
他们在一张桌子周围坐好,女老板给每人倒了杯茶说:“各位大叔大婶,欢迎光临我店。我这里的兔是自己养的,价钱便宜,每份五元。饭量再大的人,最多能吃两份,外加一碗香菜汤是免费的。你们要多少?”
常大伯看看众人说:“每人先来一份吧,吃了再看要不要。”
保管说:“对呀,尝了才能知道,好了再要,不好就不要啦。”
老板给他们每人端来一碗兔肉圪垯,常大伯最先吃了一口说:“味道果然不错,比猪肉圪垯好吃多了,我觉得量有点小,一份的确不够。”
保管也吃着说:“真的很好吃,一点都不腻。一份只有五块钱,量咋得大哩。现在出来吃饭,十块钱能吃饱就是一般的平常价格。”
保管老婆接着说:“量小价不大,不够了再要一份就饱了。”柳枝也说:“是呀,一个人吃两份也花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