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
看门老头又说:“啥叫成功?人没死在手术台上就不算失败。我们等了一个星期,每天检查这检查那,把人就折腾扎了。有个啥检查项目就要四五千元,咱没听过c没经过,连名词都说不上来,医生叫做就得做。”
电工插话说:“那当然啦,病人到医院里,命在医生手里攥着哩。医生的话就跟圣旨一样,人家怎么说就得怎么做,谁知道需要不需要。我一一一”
常大伯着急地说:“别打岔,让他说老婆是怎么死的。我们住的是一个医院,把这方面的情况了解了解有好处,起码能记住前车之鉴。”
曹师也说:“对,快把情况说明,老常哥在那里就不跑冤枉路啦。”
看门老头接着说:“我们花了几万元还没排到跟前,有人却刚来就能做手术。我以为人家的病特别紧,挂个加急就不用排队。有一次,我看那个病人家属坐在连椅上休息,我也过去和他坐在一起问:‘喂,先生,你们的病人得了啥病?刚来就能做手术,我们等了一个星期还轮不到跟前。’
那人看看我小声说:‘唉,你们农村人不懂得人情世故,就得多花冤枉钱。你们挣点钱不容易呀!用不到地方就白糟蹋啦。让你们这些可怜人乱花钱,他们就能忍心得下,我实在于心不忍,干脆给你点窍一下。’
他爬在我耳边说了句悄悄话,真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原来是那么回事,不怪人家说咱农村人不懂人情世故。我当时茅塞顿开c如梦方醒,马上和儿子商量了一下,照人家的方子抓药,果然立竿见影c灵验极了,第二天就叫做手术哩。我对那人万分感激,要不是人家不吝赐教,恐怕半个月也做不了手术。只可惜,手术做了又住了半个月院,啥进口药都用啦,结果连个植物人都没保住。人家还堂而皇之地说什么:‘有心救人,无力回天’的漂亮话。咱有啥办法哩,不行了只能拉回来准备后事。”
电工气呼呼地说:“有些医生的确太缺德了,只要能捞到钱,根本不管能行不能行,需要不需要,啥事都做得出来。不该检查的叫你检查,不做手术能行的要你做,开药尽开些合疗不报销的价大药,还指名道姓地让你在某某药房去买,分明是和药房夥夥做生意哩。他刚才说听了别人的方子才把手术做了,不用明说我也知道给人家封了红包。医生得了钱还不担风险c不负责任,每动一步都要家属签字哩,出了问题找不上他。”
曹师说:“现在的医生,好东西不多,只想抓钱还不担一点责任一一一。”
保管争着说:“医生看病,当然要把自己的手摘净,就连诊所c大小医院的医生都是一样的。你没到大医院去过,咋能知道哪些事哩?”
电工又说:“没去过也知道,我是听我隔壁老汉说的。去年夏天,他在我门口树底下歇凉,突然间打雷闪电,大雨快要来啦。他家的人忙着上房去收晾晒的麦子,把他撂在外边没人推,我看见了赶快出去推起轮椅,刚跑进我家大门,大雨就哗啦哗啦地下开啦。他和我谝了几个小时,主要就是在医院看病的情况。还说他后悔死了,不如不看,花了钱还落个活受罪,把家里连累得翻不过身。要是当时不看,也就不用受罪啦。”
常大伯说:“有些医生的确这样,就跟现在的贪官似的,只要能弄钱,啥事都敢做。但他们毕竟是少数,大多数还是医德高尚的好医生。”
看门老头扭着脖子说:“嗯,你说地刚好相反,大多数都是这样,好的不能说没有,有也是个别的。国家要是不下功夫整顿,任其这样下去,要不了多久,恐怕连个别好医生c好干部也没有啦。”
电工说:“这话并不是杞人忧天,人常说:‘三坏加一好,想好不得好;三好加一坏,想坏不得坏。’普遍都成了这个样子,有个别好的也好不了。我要是得了啥麻烦病,只要确诊了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