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我就是管户籍的,不但知道你为四,你家的情况都知道。你老伴的外号叫三快婆,你叫四慢叔,一个女儿嫁到了青海省一一一一一一一。”
那个民警还没坐下,就把他家的情况如数家珍似的说了出来。
桃花和三快婆门对门住了多年,今天还是第一次听到她家以前这些情况。
原来,这个三快婆并不是只有三种快事,她这人一辈子做啥都快,事事都要走在别人前边。就是一点,生娃太慢,年轻时坐过几次月子,都是由于太慢而夭折了。
三快婆直到四十来岁的时候,才到大医院去坐月子,在医生帮助下,终于成功地生了一个女儿。两口子把女儿当宝贝似的养大成人,书念成了,在大学却与青海省一个同学谈成了恋爱。
那时候,国家号召支援大西北,他们毕业后便响应国家号召,去男方的所在地,青海省工作,同时也在那里安家落户,结婚生子。他们地处高寒地带,几年回不了一次家,通常只有书信来往,互相报报平安。女大不由娘,他们能有啥办法哩?
三快婆两口为了女儿的幸福,只能把自己放在次要位置,老两口躬耕自食,勤俭度日。他的老伴也不是只有四种慢事,他是排行老四,比三快婆大两岁,一辈子做啥都是慢腾腾的,就是农村人常说的,‘油罐倒了也不起性’的标准人物。
四慢叔文化不高,没上初中就回生产队挣工分,在饲养室里喂了几十年牲口。他有个特别爱好,就是爱看小说,最爱看的书是《西游记》,不敢说倒背如流,其中的主要片段都记得滚瓜烂熟,时间长了,他又给里边添加了些自己创造的新内容。
他这人一辈子爱说怪话,生性幽默,语言很有风趣,在村里也算是个很有特点的人物。每年热天,在村口的皂角树底下,村民们常常被他自己移植加工的《西游记》惹得捧腹大笑。他老婆三快婆的绰号出名以后,他的绰号也就相应而出。
他们在村里的为人都挺不错,诚实厚道有人缘,谁家有事跑在前,就是二人的性格截然不同,虽然经常拌嘴,从未提过离婚二字。他们之间是否有爱情可言无从说起,生活这种‘万能胶’,却把二人紧密地粘在一起,互相照应c相依为命,种地有粮吃,养羊有钱用,从来不对女儿c女婿要求什么。
女儿回来过几次,要带走他们一块生活,他们考虑那边也有父母,四个老年人在哪儿没有工作,女儿女婿如何负担得起,时间长了,非发生矛盾不可。
三快婆还对女儿拍着胸脯说:‘就凭我两个这身体,再干一二十年没有一点问题。你们安心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行了,我和你爸不用你管,我们过得挺舒服的。’
女儿女婿没有办法,只好带着自己的孩子回了青海,在哪里还是放心不下,免不了时常牵挂。他们之间只能用书信,电话问问平安,祝福明天。
三快婆和四慢叔早给桐树下摆好小桌c矮凳,拿来电壶c茶壶c茶碗,给每个人都倒了杯茶。
老蝴蝶毫不客气,坐下就喝,两个民警就和常大伯刚才一样,先在羊圈里外看了看,然后进来说:“好像和东村里丢牛的案件相同,这伙盗贼真是太可恶了。近几年来,农村的盗窃案连连发生,猪c鸡c牛羊c电线c水泵,啥都偷,去年连变压器都偷走了一一一一一一。”
老蝴蝶打断他的话说:“对啦,对啦,这些事我们都知道,就是不知道你们人民警察抓住了几个盗贼?这几年可能收的罚款不少了吧?能不能让我也沾点光?”
一个民警红着脸说:“罚啥款哩,连一个都没抓住,警车都没钱加油啦。”
另一个民警说:“老花叔,自前次破了那个案件以后,县局把我们所狠狠地整顿了一次。所长挨了处分,派去调查的那两个民警被开除了,所里现在纪律很严明,各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