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11)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帮你们告,派出所有他们的眼线不怕,咱可以往公安局告。不费啥,只要动动手指,打个电话就行了。电话费能要多少钱吗,说不定还能得奖金,吃小亏占大便宜哩!我们老家伙反正是快死的人啦,害怕啥哩,多活几年,少活几年还不是一样的。”

    强子觉得老少悬殊,说不到一块,就站起身应付着说:“好,好,以后有啥情报就给你说,由你打电话告,争取把那些坏蛋全部抓完,你就能得好多奖金。老年人只要有了钱,往后的日子也好过了。斗娃哥,咱们年轻人不能静静坐着,得过去帮忙做个啥。”

    二妮夫唱妻随,也站起身说:“是呀,你们老年人谝吧,我们过去帮忙干活。”

    年轻人过去以后,这边院里就剩了三个老头,老蝴蝶边喝边说,嘴里好像有说不完的话,常大伯不时的说几句,只有武大郎有什么心事,低着头只顾喝茶,一言不发。

    他这人排行老大,并不姓武,只因生得身材矮小,从头到脚也就三四尺高,又以卖馍为生,附近各村的人都把他叫武大郎,自己的真名实姓却被人淡忘了。

    武大郎的年龄比常大伯小几岁,和老蝴蝶是同年,一辈子无儿无女,从不在乎别人叫他什么。她父亲是个做菜的厨师,知道儿子其貌不扬,婚姻大事很难解决,早早就把自己做菜的手艺传授与他,满以为掌握了一技之长,就会有人见爱,不愁讨不到媳妇。

    武大郎继承了父亲的衣钵之后,给附近各村的乡亲们没少帮忙,大凡婚丧嫁娶c娘生娃满月,都是请他做菜,他总是来者不拒c有求必应,尽心尽力地帮人家把事过好。

    那时候,农村过事都是乡党帮忙,做菜的厨师也不挣钱,主人家过完事后,拿上四样礼,登门谢谢了事。尽管如此,他们家所盼望的媒人总是不见登门。

    时光不等人,眼看儿子的年龄一年比一年大,父母亲心急如焚,提上礼品求了这个拜那个,好话说尽,答允入赘。等消息等得如坐针毡,盼来人盼得望眼欲穿,儿子的婚事,还是难于上青天。父母实在没有办法,只好先给长得一表人才的老二结了婚,这样一来,武大郎彻底没希望了。

    父母亲渐渐年迈,武大郎三十开外,只有一个媒人说了次外地姑娘,要求连姑娘的母亲一起带来落户,他父母给人家满口答应。可是,当时是老队长执政,常大伯身在工地,那回事就因落不上户口而告终,其详细情况,前边已经说过,这里不再重表。

    武大郎直到四十多岁的时候,常大伯和三快婆共同努力,才给他说成了现在这个女人。也是三快婆的娘家,东土村人,她虽然没有水浒传里潘金莲那样美貌如花,却也生得不怎么难看,不管是身材体型,皮肤五官,配武大郎这样的人物,那可是绰绰有余的。

    这样的女人怎么能嫁给武大郎哩?因为她是个早熟品种,少年时就弄出了不少风流韵事,家里害怕败坏门风c有辱祖宗,就让她过早地作了新娘。谁知道,婚后几年却没有怀孕生育,后来,经医院检查,证明她患有严重的生理问题,根本没有生育能力。

    婆家害怕断了他们的香烟,就要把她扫地出门,她坚持不愿离婚,丈夫拿着医院的鉴定报告起诉到法院,法院根据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判处二人离婚。她只好和丈夫分道扬镳,回到娘家以后,一直没嫁出去,她就破罐子破摔,今天和这个鬼混,明天与那个同居,解决单身男子的所需问题,很快臭名昭著,博得了‘烂菜花’这个雅号。

    后来,年龄越来越大,光顾她的人渐渐少了下来,三快婆回娘家的时候一再劝说,她也觉得自己人老珠黄,上半辈子糊里糊涂地混下去了,下半辈子就该找个靠山才是。三快婆看她有所改变,就和常大伯两边撮合,这才与老童男武大郎结成夫妻。

    从此以后,这个烂菜花收心敛性,两个人相依为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