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这些人养肥能做啥,不但没有贡献,还要糟蹋粮食,浪费国家钱财。”

    桃花爸那洪亮的嗓门跟铜钟一样,把屋子震得嗡嗡直响,玉顺听得脸上一红一白的。那个司机看气氛不大对头,怕这两亲家吵架,急忙岔开话题说:“啊,叔,你们刚说秦始皇找长生不老药是怎么回事吗?我记得历史书上大概说过日本国一一一一。”

    玉顺连忙说:“是呀,日本国就是那时发展的。秦始皇为了寻找长生不老药,派了好多人漂洋过海,去传说中的仙境寻求仙药,那些人为了哄骗钱财,每次都編瞎话哄他。时间长了,他们害怕谎言败露招来杀身之祸,便设法要了五百童男童女,犁耧耙耱,五谷菜种,到海外的荒岛上繁衍生息,不回来啦,后来就发展了个日本国。”

    那司机接着说:“不错,不错,听说日本那年侵略中国,就说要打到咸阳去认祖归宗,他们的祖先就在咸阳哩。按理说,他们也算是咱们的同胞哩。”

    玉顺接着说:“日本人的长相和中国人一模一样,的确是同一血脉。八年抗战中,有多少鲜活的生命都死在了自己同胞手中,真是太不应该呀!”

    桃花爸气愤地说:“就算是同胞也是败类,骗子手怎么会培育出好东西。如果他们是通情达理的人,要想认祖归宗就该好好地回来,中国人绝对不会拒之门外。他们明明知道和中国是同脉同宗,中国人就是他们的祖先,为啥还要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掠夺宝藏,丧尽天良,把咱半个国家糟蹋得不像样子。

    我在广播上听过隔壁亲家写的一篇文章,就是谴责日寇侵华,写得真好。他是用陕西方言写的,广播员用普通话读起来有点绕口,如果用方言朗诵,就跟诗歌一样,朗朗爽口,特别悦耳动听。可惜咱这记性不行,有机会还想看看哩。”

    玉顺说:“隔壁我哥爱好文学,可惜把美好年华耽搁过去啦,条件不行,文化基础太差,他写文章无非是消磨时间罢了,难登大雅之堂,可能没人爱读,永远难有出头之日。”

    这时候,桃花已经擀好了面,切好了菜,又到前边帮忙。她听到公公的话就说:“我就爱读大伯写的文章,虽然词语比较简单,文字普通平常,可他运用得非常巧妙,很有独到的一面,读起来朗朗爽口,令人回味无穷,而且含义深刻,我就非常佩服。只可惜他没有写作的条件,那么大的年纪还要带着个孩子,整天家务缠身,哪里会有闲情逸致发挥特长。如果身边有个老伴把家务干了,他就会有良好地心态闪现灵感,腾出时间写文章,说不定还能遇上识马的‘伯乐’,把大伯的文章发表出去。”

    玉顺接着说:“是啊,你大伯身边要是有个人就好了。你大妈已经去世好多年了,谁都看他老汉抓娃不容易,但都爱莫能助,有啥办法哩。现在是婚姻自主,得要人家愿意才行,咱就不能像过去那样布袋买猫,欺瞒哄骗人家吧。

    要说你大伯的文化虽然不深,但比东村里那个雷鸟先生强多啦。他就是占着工资高,办老婆挑三拣四,三年两头换,现在已经换过六七个啦。自己都是七十多的人了,还想娶年轻姑娘。

    我为了帮你大伯找个人,这些年把亲戚朋友托遍了,去过县里的婚姻介绍所,找过许多专业说媒的人,还给人家拍腔子,打保票说:‘经济问题我支持,孩子不要人家管。’直到现在,还是没有结果。”

    桃花说:“当然得实事求是,婚姻吗,都要双方了解,甘心情愿才行。看样子在咱这平川平地不行,得托人到外地去找,中国地方大啦,贫苦山区多的是,咱就占个地理条件优越,那些生活在贫苦地区的人为了走出山区,摆脱贫穷环境,总会有人愿意的。”

    玉顺又说:“你这想法倒是不错,婚介所虽然开着门,都是守株待兔哩;那些专业说媒的经纪人就是在附近跑跑,没有人走州过县,跨省躜山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