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潞县黄巾扑灭之后,幽州一度太平无事,郭勋决定抽调兵力南下助剿。

    公孙瓒第一个跳起来反对,他认为幽州的任务是驻守边境,抵御外族入侵,平定内乱是内陆州郡和朝廷的事,怎能随意抽调兵力南下呢,这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殊为不妥。

    邹靖和胡群也不想自己的力量被削弱,所以也明里暗里的反对。

    刺史郭勋很尴尬,平定黄巾之乱的过程中,武将实力剧增,一个个拥兵自重,已经不大买他这个刺史的账了,长此以往,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这个时候李轨站了出来,主动请缨南下青州助战。

    郭勋大喜,令李轨组织兵马南下。

    李轨趁机将所部人马扩充至三千人,然后一分为二,留周府率一千人驻守常平镇,自己亲率两千人出征南下。

    甲胄c军械c粮秣自然要最好的,良驹宝刀也必不可少。毕竟代表的是幽州的脸面,不能给边军丢脸不是?

    李轨顺利掏空了刺史府的军器库后,便慢悠悠地开进了渤海郡。

    此刻黄巾势力已衰,因为“天公将军”张角死了,“地公将军”张宝死了,“人公将军”张梁也死了,残存的黄巾已经不足为惧,此时朝廷最大的对手是活跃于太行山的黑山军。

    但在朝廷的眼里,黄巾是叛逆,黑山是匪寇。

    叛乱之火是必须要扑灭的,因为处置不慎会烧着你的江山,但对付贼寇就未必要那么拼命了,因为贼寇惦记的是百姓的身家。

    李轨率部在冀州c青州转悠了近一年才回到幽州,出征时有两千兵马,回来时有五千,不仅军力增长了一倍有余,质量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他现在拥有骑兵八百,战马一千两百匹,甲胄c军械c训练c经验都是一时之最。

    另外也捞了不少钱,黄巾起义对地方破坏虽然残酷,但河北毕竟是富庶之地,认真刮的话还是能刮到不少好东西。

    仗是打赢了,河北之地已经很难见到成股的黄巾军。

    饱受折磨的洛阳终于松了一口气。

    为了褒奖李轨的这番辛苦,授其折冲校尉。

    校尉,官名。校,军事编制单位,又称营或部。尉,军官。校尉为部队长之意。战国末年已有此官。秦朝为中级军官。汉朝时达到鼎盛时期,其地位仅次于各将军。

    西汉时汉武帝为了加强对长安城的防护而置中垒c屯骑c步兵c越骑c长水c胡骑c射声c虎贲八校尉。八校尉之秩皆为比二千石,属官有丞及司马。

    其中,中垒本为中尉的属官,武帝时从中尉下分出而升为校尉,掌北军垒门内外;屯骑校尉掌骑士;步兵校尉专掌位于长安西南郊上林苑的苑门屯兵;长水校尉掌长安西北郊的宣曲胡骑;胡骑校尉掌池阳胡骑,不常置;射声校尉掌射声士;虎贲校尉掌轻车。

    八校尉统领的军队是从地方或少数民族中选募来的常备兵。八校皆属精劲之旅,而胡骑c越骑尤为重要。西汉时统领者多为皇帝的亲信。

    东汉时将中垒校尉省去,又将胡骑并入长水,虎贲并入射声,只剩下五校尉。

    史书中常见的“五营”c“五校”,即指五校尉所属的军队。两汉时的诸校尉都以戍卫京师为主要职责,东汉时五校尉多由宗室担任,兼任宿卫宫廷的任务。

    黄巾之乱后随着军权分散各地诸侯并起,校尉的名号开始泛滥起来,诸如骁骑校尉c折冲校尉c鹰扬校尉等。

    世人也将五校尉之外的其他名号校尉称之为杂号校尉,校尉本身并不能为武将带来职权和势力,只是对功成名就者的一种褒奖。

    像李轨现在,实职只是一个曲的军侯,却可以打着校尉的幌子招摇过市,身份上是高贵了一大截。

    幽州刺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