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亲弟弟爻夜外,对其余者皆持怀疑之心。
不知何时开始,凡是稍有违逆帝命者,动辄满门处斩,诛九族的也不在少数。甚至有一年,穿过稷央城中的滦松河整年都是红色的,天空倒映在河里,日月同绯,稷央城的上空,躁动的杀气沸反盈天。
幸好每一次三位封王都无条件站在帝君的身后,斩尽一切违逆之音。
岑鹜知道帝君已经动怒,不敢再劝,临近宣武大典,本是举国同庆的时候,但近年来宣武大典的血腥意味越来越浓重。越是接近大典的日子,帝君就越发躁动不安。
“帝君,前两日镇南王来消息说,枯兰城外九黎原上的蛮族近日在整装备武,似乎又有来犯的迹象。”
宣武国臣子禀报事宜,都是通过文折,按照所辖部司层层上报,大部分的事情在各州府就批阅了,只有少部分重大的事情,才会由各府台撰文再报给帝君,不过三位封王不用如此,可以直接向帝君禀报。
“临近深秋,这帮蛮子又要储备过冬的粮食了吧,年年袭扰边城,真是越来越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了,百里文瑾的折子里怎么说,就这么放任不管吗。”爻岚语调微沉。
宣毅帝爻槐刚到稷央城建都时,宣武国仅剩下北边的青州c中部的凉州和南边的衮州,根据宣武大帝的安排,爻槐分别将三州交由三位封王掌管。
独孤彦云掌管青州之地,赐封御北王,百里文瑾掌管衮州之地,赐封镇南王,国相赵及真掌管帝都所在的凉州之地,赐封靠山王,领国相之职。
百里文瑾和独孤彦云一南一北分别镇守宣武国的南北边塞,赵及真则负责帝国中部的区域。
青州以北是魔魇族建立的泠月国,边塞外是闻名十二州的九译绝域,天象变化极端,极为恶劣,也算得上是一道天然屏障,阻隔着泠月国的侵犯。
而衮州外紧靠着九黎原,九黎原世代居住着很多个部落。春夏季节,草长莺飞,气候温暖适宜,野草长的非常繁茂,有时候甚至能长到半人高。
但一入秋,草原迅速凋敝,枯草不足以支撑九黎原上的大大小小部落的牲畜给养。所以每年的秋冬交替时节,九黎各个部落就会来攻打宣武国南域的边塞城镇,掠夺食物和牲畜,年年如此,所以南域百姓常年苦不堪言。
由于帝国主要的兵力都放在北方防备泠月国,残破的帝国无力组织更多的将士来守护它的领土,南疆总是兵危告急,好在九黎原上的部落习惯草原生活,虽然掠夺食物,却从不攻占城池,所以勉强还维系着疆土不失。
说是不失国土,南疆却像九黎部落们的后花园一般,时不时地来采摘一番果实,宣武国上下既怒且怕,国家孱弱,也只能听之任之。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