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被小人儿握在手中的玉牌,张云脸上露出如释重负一般的笑容,听着耳边轰隆的汽车声,思绪也仿佛越飘越远。
yx镇是长江上游流域的一个小镇,离万里源脉不远,一条宽不过三四米的碧清河将小镇和大江联系在一起。亦多丘陵小山,梯田密布,山下则是平坦的田地,可谓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端是风景怡人,悠然乐土。
听老辈人说,镇子原本是并不存在的,此地原本是一个方圆数十里的大湖,后来山河变迁,加之国家号召填湖造田,成就了数千亩的良田宝地,养活百姓无数,很多外地人也迁居到这个地方,旧时年代知青下乡,也有许多人就这样留了下来,慢慢建起了村庄,集市,小镇。那大湖唯一剩下的痕迹,或许便是镇外与碧清河相连的龙湾池了,龙湾池不大,如今长或能超过八百米,宽却不过三四十米,呈弯月之状,池水碧绿清澈,水中倒也有些藻荇交横,是整个镇子的水源之地。从旁边小山山顶望去,龙湾池中心颜色有些幽深,最深处能有十多米深浅,早些年不禁游泳时,亦淹死过不少会水之人。池边近年来种了许多柳树,绿草如茵,还有些许花朵点缀,与池里倒映的蓝天白云,倒是相映成趣。
龙湾池和碧清河,还有周边的低矮小山,便构成了张云小时的游乐场所。饱受老爸“狗刨”式的熏陶,张云从小也成了水中健将,双腿摇摆,能似游鱼般畅游。三年前的那个夏夜,让张云如今也有些心跳加速。
那夜里繁星满天,一片弯月点缀在高天之上,更添一份神秘朦胧,张云悠闲地躺在龙湾池边一张凉席上纳凉,双手枕在脑后,望着幽深暗墨的星空,心中也不由生出丝丝畅想和豪气,一根竹竿制作的鱼竿安静的插在一旁,张云也不管它,倒颇有些愿者上钩的意味。正在半梦半醒之间,突然就听见旁边池里传来鱼儿扑打水面的响声,把他的睡意驱散了些,顺手抬抬竹竿,发现鱼线早已绷得笔直。张云嘴角微翘,没想到纳个凉还有额外收获,他小臂一抬,发现咬钩的鱼儿力气颇有些大,将鱼竿顶部也拉得弯曲了,怕是有四五斤重。张云也不以为意,他熟练地放松又拉紧,跟着鱼逃跑的方向慢慢移动,不断地消磨着鱼的体力。那鱼儿也聪明得紧,咬着钩就往那水草丰茂的地方游去,若它得逞,张云怕是把鱼线拉断也拉不起这鱼了,他立马止住脚步,在原地和鱼较量了起来,鱼线一松一紧,张云也不敢太过用力。这竹质鱼竿他制作平时用来钓鱼玩耍的,钓钓小鱼倒是没事,遇到大鱼就得看钓鱼人的技巧了,不小心就会崩断。如此拉锯战了能有十来分钟,那鱼儿终于坚持不住,挣扎的力道小了许多,张云慢慢的将鱼拉到岸边来,他定睛往池面看去,果然是一条能有五斤多重的大鲤鱼,有些金黄的鱼鳞在星光的映衬下熠熠生辉,笔挺雄健的背部缓缓地划过水面,鱼目不知怎的,竟好似闪着些许微光,金黄的脑袋拉扯着鱼线摇摆,竟然有种威武的感觉。
鱼线牵引着鲤鱼来到岸边,张云正要伸手去捉,那鲤鱼忽然开始剧烈地挣扎起来,只听“崩”的一声,竹竿顶部应声而断。张云心中一紧,这鲤鱼也太聪明了,真真似成了精一般,他顾不得许多直往前一扑,飞扬而起的池水将他浑身浸湿,右手顺手捉紧了正要随鱼而跑的鱼线,用力拉紧,鱼线飞梭,那断掉的竹尖十分锋利,直接刺破了张云的手掌,鲜血流淌。鲤鱼仿佛也知道此刻的危机,拼了命地往水里游去,张云哪能让这几乎煮熟的鸭子飞了,亦不管手心疼痛,合身向大鲤扑了过去,灵活的左手摸到鱼身,滑溜溜,似泥鳅一般。
此刻张云右手亦不闲着,将鱼线在手中饶了几圈,用力拉着大鲤鱼改变了逃跑的方向,见拦住了鱼,张云左右手齐动,双手迅速搂住鱼身,也不抓紧,直直往岸边一抛,只见那大鲤鱼尾巴狂摆,也改不了掉在岸边草地上的结局了。
张云畅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