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带人去追击朱慈,已知朱慈的行军速度为50里/每天,多尔衮的追击速度为70里/每天。

    从沈阳到镇江,一共480里地。

    请问朱慈在抵达镇江前,会不会被多尔衮追上,如果会,请问在几号会被追上?

    现在的朱慈,对于那句名言深有体会,真是学好数理化,穿到哪里都不怕,说的真对。

    微积分,柯西不等式,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等等公式套上去之后。

    得出的结论是会。

    并且在13日左右彻底追上朱慈的明军。

    实际上,或许是拟定的参数和实际有所出入的缘故,在十二日的时候,多尔衮的军队就已经追到了朱慈的屁股后面,两军最接近的时候,甚至不到十里的路程。

    面对如此的严峻形式,朱慈并没有变更原本的行军计划。

    无论是行军的速度,还是行军的路线,都没有任何改变。

    一来,经过了无数战役的明军已经疲惫不堪,后军中的大量的伤员,等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朱慈的明军想快也快不起来。

    二来,如果表现的特别的惊慌,很容易让多尔衮的抓到可乘之机,随之而来的猛攻,将会让朱慈的明军万劫不复。

    伤员是万万不能丢下的,那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为了大明付出了鲜血和肉体的代价,感情上无法割舍。

    更何况理性上来说,丢下伤员,无疑会让全军寒心,朱慈所凝聚全军向心力也随之崩塌。

    当然,从各方面的情报显示,多尔衮带队奔袭而来的部队,人数并不多,兵种也是单一的骑兵。

    如果两军正常开战,朱慈有把握在付出一定伤亡的情况下,吃掉这股追击的敌人。

    但,朱慈并不会那么做,他知道多尔衮也不傻,多尔衮也一定估算到了双方的力量对比。

    他肯定并不会直接正面开战,

    如果朱慈直接调转矛头,迎上多尔衮的追击队伍,最大的可能,便是多尔衮直接后撤避敌不战。

    这一来一回的结果是会让朱慈拖慢行军速度,并且疲于应对。

    主场在多尔衮手里,时间的推移对鞑清的追击部队十分有利。

    多尔衮之所以敢带这么多人来追击朱慈,并非是头脑发热,并非是因为被仇恨蒙蔽了双眼。而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他想以此来达到给朱慈压力的目的,最终通过有利的时间,寻找空隙,将他朱慈留在辽东。

    现在朱慈面对的是,从穿越至今以来,最为狡猾的对手。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