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苦难才刚刚开始,哪里会那么快结束啊。
一群人默默的跟着李继坤进了镇子西门,很快来到李家大院的门外。这群逃难的人看到在一座大宅院的外面架着五口大铁锅,每口大铁锅里都煮着黏糊糊的粟米粥。
肖三娘正在和丫鬟仆役们在熬粥,她见李继坤回来,马上展颜一笑来到少爷身前,行礼后说:“少爷,按你的吩咐粥都煮好了。少爷,这个木勺给你,按照规矩第一碗应该由少爷给她们盛。”
李继坤点点头,他接过木勺,然后回头看着那群还在流着泪的难民,他没有发表什么感言,只是大声喊了一句:“大家排成五队,一个一个来。”
第一碗,李继坤盛给了那个五六岁的小女孩。然后他把木勺交给丫头:“丫头,英春,你们记得每人只给一碗,他们饿的久了不能多吃,否则要出人命的。”
丫头俏生生的回答:“是,少爷,我晓得。”
英春,英花,英秋,英战等人齐声答:“是,老爷。”这几个前几天还一身破烂的小乞如今脸色已不再那么蜡黄,她们穿着干净整洁的青布衣衫,手脚麻利的给这些流民盛着稀粥,没有任何人流露哪怕一丝的不耐。
李继坤见众人开始忙活,他自己便带着那个小女孩找了个空当点的地方坐下来,看着她狼吞虎咽。
“小妹妹,慢点吃,别烫着。”
小姑娘忙于吃饭,没工夫搭理李大老爷。
十几秒后,小姑娘怯生生的将手里舔的一个小米粒都没剩的破碗递向李大老爷:“老爷,我还饿。”
“小妹妹,你饿的久了可不能多吃,要不然你会肚子疼的。”
小姑娘看着那些还在慢吞吞舔着碗里稀粥的人,哈喇子一点一点顺着腮边流下。
“小妹妹,哪个是你娘亲?”
“老爷,我娘亲前几天饿死了。”
“哦,那你父亲呢?”
“老爷,我们刚从村子里出来的时候,是我爹爹背着我,后来爹爹累死了,然后爷爷背着我,后来爷爷也累死了,再然后奶奶背着我,后来奶奶也累死了,最后我就不再让我娘背,可是娘亲前几天却饿死了呜呜呜呜老爷,我是不是也快饿死啦?”
李继坤的拳头攥的紧紧的,右手心的指甲抠到肉里他还浑然不知,他只是机械的回答:“小妹妹,你是不会饿死的。”
前几天他们应该已经从辽东来到了大明的国土上,可小姑娘的娘亲依然是饿死的,另外小姑娘已经两天没吃过饭,那么皇帝下诏赈济灾民的粮食哪里去啦?
李继坤站起身来,他在这群有些麻木的人群中搜索着,终于一个眼神还算清明的汉子入了他的眼。李继坤缓步来到那个汉子身前,轻声的问道:
“你叫什么?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这个汉子大约三十多岁,个头一米七五左右。他身形消瘦,手上有一层老茧,他上身的短衫虽然破旧但还算整洁,只是他那裤子的裤腿却是一条一条的,可能是被荆棘刮扯的。
这汉子见李继坤来问,回答问题前先微微的给李继坤鞠了个躬,然后才说道:
“回老爷的话,小的叫满铁柱,我们是辽东铁岭那边来的。”
“哦,你们来的时候有多少人?”
满铁柱红着眼睛回答道:
“回老爷,我们是五个村子一起逃出来的,当时是两千多人,现在就剩这么多了。”
“恩,你们走的是水路还是陆路?”
“老爷,我们走的是海路,上船的时候每个人还交了三两银子的买路钱,要不然呜呜要不然也饿不死那么多人。呜呜呜”
“手上那么厚的老茧,你以前是做什么的?”
满铁柱看了看自己手上的老茧,他并没有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