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
“八月二十日,起义军光复汉阳、汉口,黎元洪就任军政府都督。”
“八月二十一日,汉口新军起义。”
“二十三日,起义军扩军一倍。”
“二十四日,黄州反正。”
“二十六日,王占元部抵达滠口。”
“二十七日,起义军进攻刘家庙。守备清军欲借助铁路逃窜,却被当地群众拆毁铁路十余丈,致使火车倾覆。后又遭起义军乘势猛击,清兵大败。”
“同日,宜昌府反正。”
“二十八日,起义军占领刘家庙车站,清军溃逃滠口。”
木风刻意扣下几天未说,因为在这个信息交流不畅的时代,很难做到当天发生的事情当天就能知晓。
但即便如此,也已经把知县唬得惊疑不定。
一方面,木风言之凿凿不似作伪;另一方面,知县也纳闷对方怎么能蹲在大牢里,了解的比官府消息渠道都要精准迅捷。
要知道知县可是通过官方和私下好几条渠道,才隐约打听到武昌汉军似乎出了大事,这种大事据他推断一般都是暴动,因为自1895年起全国就四处暴动不断。
1895年至1911年(即宣统三年),全国规模不小的革命党起义,兴中会、光复会、华兴会、岳王会以及之后形成的同盟会,前前后后就组织了不下20次,仅孙先生自己便发动了十余起。
这些人从广州起义到黄花岗起义,虽然经常有腹背受敌弹药不济而被迫将义军自行解散的情况,但此类活动却越挫越勇。并且他们对起义的规模与成功率从不计较,几千人的暴动有之,十几人的恐怖袭击也欢迎,甚至一个人的暗杀行动孙先生也会竖起拇指赞美对方为“东南一名士”,很有些水磨石穿的韧性。
而另一边,自19世纪列强的军舰轰开华夏大门以来,华夏子孙饱受欺凌,清廷连续丧权辱国却又毫无悔改之心,最近爆出的皇族内阁伪立宪实质,甚至是个人就能一眼看穿。
到了1911年,只要稍有点学识的人都与清廷离心离德,就连立宪派也纷纷被迫亲近起革命阵营。民间更是一直怨声载道,大清江山的最后十年可谓是摇摇欲坠,据统计浙江发生民变178次,更富裕但是两级分化也更严重的江苏高达275次。
这时的官府里虽然没多少人会相信几个月后清廷就会颁布退位诏书,但实则也早已没什么真正忠君的蠢货。
各怀心思的聪明人们为了利益,要么认为可以走一条板荡识忠臣的进阶之路,所以杀反贼杀得更加血腥凶残;要么本着不求反贼将来坐不坐江山,只求在没坐江山之前别把自己给做了的态度,早早与反贼取得默契。
知县突然意识到,夏瑜居然能在大牢里精准地知道外界消息,很可能是衙门里早已有第二种类型的聪明人私通光复会。甚至,这人干脆加入了光复会或者其周边比如越社之类的可疑组织,如此才能把汉口的消息传到夏瑜耳朵里去。
想到身边可能就潜伏着光复会的杀手,知县脑门冷汗直冒。
因为光复会、同盟会之类的革命党,不是后来的那个地下工作原则上不允许采取收买、色诱和暗杀行动的北大教授党,而是一个立根于江湖绿林的好汉组织。
这个组织里的首领多为江湖中人,比如致公堂的红棍孙先生,哥老会的龙头黄先生,三合会的白扇秋女侠,以及后来青帮的陈先生与常先生等等。
这些江湖会党通常拥有一腔豪气,所以极易煽动起义;但组织性很差,所以起义成功率近乎为零。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对官府中人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为他们除了搞暴力袭警之外,还非常热衷于当刺客。
例如秋女侠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