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8

    对于奶奶来说1999年真的是世界末日。

    向爱莲发来唁电,对奶奶去世表示哀悼,对我们家属表示慰问,尤其对我表达了更亲切地慰问,并表示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丫头,这么大了还喜欢看新闻联播。

    奶奶去世很安祥,属于无疾而终的幸福的去世。

    就这点,还引起许多亲戚c看热闹邻居们的羡慕c嫉妒c恨。穿梭在人群中,总时不时听到他们念叨:哟,这老太太真有福气。

    我心里不由的一阵冷笑,是担心自己以后不得好死c而且死的很难看吧!(不要怪我有这种刻薄的想法,我就是在这群乡里乡亲们的白眼c嘲讽中长大)。

    奶奶去世时85岁,这样推算,大约1915年出生,投胎时也太不讲究了,不知道她生前抱怨过没有,她经过了中国近代最糟糕的黑暗时期,和历史上西晋时期的五胡乱华相当。

    那时候胡人打仗都不用准备军粮,抓汉人妇女当粮食吃汉人几乎灭种,幸亏出现民族英雄冉闵奶奶经过了军阀混战c日本鬼子c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最后终于盼来大救星,领导人民翻身得解放

    生逢乱世,人命不如草,奶奶全赶上了。

    哎,人类的文明历史发展过程就是从蜿蜒溪流最后汇成浩瀚大海的过程,只不过中间流淌的不是水是人们的血和泪

    奶奶生前寂寥,死后却热闹非凡,请来的穿海军服的乐队,在棺材前两侧排开,音乐声响起,《另一种乡愁》。我不由得内心一阵赞叹,这也太专业c太切题了吧。我真替奶奶感到欣慰,生前一定没听过这么经典的曲子原来经典就在你身边

    明代悲催的才子唐伯虎生前过的那样凄惨,靠卖字画为生,老婆都嫌弃他跑掉了。我也不知道后人是什么居心,硬是昧着良心说他享受了荣华富贵,妻妾成群

    令人唏嘘感慨的不幸遭遇,他才更加看透人情冷暖c世态炎凉,‘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

    但他死前最后的一首诗:“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泊在他乡。”

    我很喜欢他对生死的达观看法,就算是现代人,科技这样发达了,也未必有这样豁达的生死观。

    我掐指一算,奶奶现在差不多也已经离开了本市,飘到外地了,鬼生地不熟的,现在一定也想家了,那一种乡愁‘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奶奶在里头。’

    穿着道袍,戴顶高帽子的道士(都不是真道士,大凹村种地的),嘴里念念有词,旁边的两个道士附和着,一唱一和,煞是好听。

    我竟一时恍惚了:“不知请迎江寺的和尚来超度会念什么经,有区别吗?效果一样吗?小时候看《西游记》的时候,我就没搞清楚,明明是道教的孙悟空怎么去保护信佛的唐僧去西天取佛教的经?他们什么时候成为一家了?也没见有什么正式的通知啊?是不是道教‘借壳’佛教‘上市’了啊?难怪这种内幕的事情我们小老百姓是不可能知道的”

    “这样好听又实用,出个正版唱片怎么样?,有需要时用录音机播放,要超度几次就几次,效果可能会更好些。一定要让这几个农民念才有用?最重要的是每家用户都可以省上千的钱啊”

    “跪”戴高帽子的道士拖着长音,指挥着我们这些孝子贤孙时而起立时而下跪。

    “看你,又想哪里去了,尽瞎想些没用的不切实际的东西。”我暗暗批评着自己,收回了思绪。

    “钱花少了,就不是孝子贤孙了,乡亲们会谴责的,奶奶有灵也不会保佑我们了,吴小四啊,你这样逆天乱想,后果很严重啊,。”但在心底,我还是叹了口气

    随着道士超度的节奏,时不时的‘清泪尽,纸灰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