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学得会吗?”卢馨儿觉得杨汉说的“大数据”厉害无比,不由担忧道。没想到,杨汉摇了摇头,说道:“学无止境,朝廷民间时刻在变,学问也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下不敢保证小娘子能不能学会,只能用心教。”
卢馨儿神色变得黯然,又问道:“那先生都懂吗?”
没想到杨汉再次摇头:“在下也从来不敢说自己都懂,只能说不断摸索。”
杨汉哪敢话说的太满,这也是只收五百贯的原因,他早就决定最多教她一段时间,他不可能耗费太多时间。因为他知道想学会自己说的那些,起码要懂经济学,数学,社会学,统筹学,统计学,甚至物理学的对称性,守恒律,不变性,因为一切自然现象都不会与物理学的定律相违背。所以想完全精通是痴心妄想,注定不可能完成。单是需要大量的社会调研就杜绝了一切可能,个人根本没有这个精力与财力,况且大数据就是要放在大背景大市场的范畴内才最行之有效,只分析一小块地方意义不大。即使古代地方封闭性局限性很大,但一个县也不是完全独立的,还是要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甚至朝廷一项不符合经济运行规律的决策就可能影响波及全国,更别说古代政策的不确定性太多了,对经济的理解也不深刻透彻具体。甚至古代连概率事件如自然灾害的防御也不如后世,对整个国家的影响也要大得多。
看到卢馨儿在沉思,杨汉望了一眼物价册,虽然心中急迫,但决定最后再看,现在时机不合适。
“咳,不如在下先算这些账册,等完成后,再与小娘子分说那些学问如何?”杨汉看卢馨儿目光颇为奇异,而且盯着他看了很长时间,不由咳嗽一声,说道。
卢馨儿面色一红,轻垂目光,轻声道:“先生请便。”
杨汉不再理会卢馨儿,自顾自的坐到书桌后,拿起一本账册,开始算起来。
接下来,卢馨儿就看到了与上次曹三郎同样的一幕,杨汉一手翻纸如飞,一手算盘打得噼里啪啦,一本账册很快便看完,然后拿起毛笔写下一些数字。接着便是下一本。
卢馨儿震惊不已,樱桃小嘴张成了一型,等她回过神来,杨汉左手边已经堆着厚厚的一摞了。忍着心中的震惊,她默默的为杨汉倒了一杯茶放在桌边,想着杨汉之前说的话,那些有关大数据的东西,不由怔怔出神。
杨汉全神贯注,卢馨儿怔怔的望了杨汉片刻,轻轻离去了,并关上了门。
杨汉松了口气,望了一眼门口,收回目光,手下速度再次加快,比之刚才何止快了一倍。幸亏卢馨儿不在这里,不然非吓坏不可。
卢馨儿回到客厅,有点神思不属,卢靖几人问了她一句。她转述了杨汉的话后,几人都沉思不已,良久卢靖叹道:“此人学问果然博大精深,馨儿你要好好与他学。”
卢馨儿点了点头,目光有点恍惚。
杨汉一整天都没出门,连午饭都是送进房间里的,卢靖不愿酒楼送饭的伙计见到杨汉,好在卢馨儿身边还带了个丫鬟,不然他们要亲自给杨汉送饭了。
卢馨儿的丫鬟回去禀告卢靖等人,她送饭时看到杨汉都没停笔,已经算好了厚厚一摞账册。这让卢靖等人愈发确信,杨汉是有真本事的,不由松了口气,杨汉的本事越大,对货栈越有利。
丫鬟哪里知道,杨汉确实专心一致,但很快便给香味给勾去了,他犹豫不过三秒,就扑到了桌子上。桌上有一整只肥鸡,一条清蒸鲈鱼,一盘水煮荪菜,这可不是杨汉跟芽儿平时吃的一点油花都没有,而是用高汤煮的,带有一股鲜香味,还有一盘切羊肉,一碗鸡汤,四菜一汤,还有一碗米饭。杨汉有点诧异,这是酒楼特色啊,宋代果然有了外卖服务,随即便是狼吞虎咽,放口大嚼。
杨汉哪里知道这是卢靖知道算账有多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