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我也是怪人。

    此后一连数日,李白均与汪伦前往桃花潭游览饮酒,每一天,他都能见到汪伦口中的那个怪人,他总是在同一个位置垂钓,他依然当李白不存在。

    李白桀骜不驯了一辈子,当年在长安,连当红的太监都要给他好的脸色,而如今自己却遇上如此目中无人的家伙,这让他更加恼怒。

    终于在一天夜里,李白辗转无眠,他随意穿好了衣服,径自前往了桃花潭。他想道:如此深夜,那桃花潭自会无人,他可以随心所欲地欣赏美景,而不被那无礼的家伙所困扰。

    然而在同样的地点,那男子依然在垂钓。

    李白笑了笑,向那男子走去。男子仿佛丝毫没有注意到李白的存在,在他身旁的鱼篓里,零散的游荡者两三条小黄鱼。

    李白强压着被无视的怒火,倾身拱手道,“敢问先生尊号大名?”

    “我姓唐,熟悉我的人都叫我老唐,你也可以如此称呼。”老唐在说话的时候依然望着潭水。

    李白仔细观察着这个唐姓男子,他最多三十出头,而自己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称呼这男子为老唐怎么看都不合适,然而李白本是狂傲之人,他顺着老唐的话说到,“老唐兄,鄙人李太白。”

    “李太白。”老唐眨了眨眼睛,仿佛在回忆着什么,“嗯,你写过的诗歌我读过几篇。”

    好一个狂妄小子。李白想道,但他再次拱手道,“老唐眼中万物皆虚,可是在借着垂钓在思考这世间万物的规律?”

    “世间万物?”老唐的嘴角微微翘起,他第一次将头转向了李白,“我只是在钓鱼,如此而已。”

    李白猛地一怔,他心中的那一丝芥蒂随之消散而去,他将身子压得极低,恭恭敬敬地说道,“李某人过知天命之年而未知天命,求先生指教。”

    老唐笑了笑,再次将目光移向了前方的潭水,说道,“你和我曾经的一位老友极为相似,他也如你一般云游天下,放荡不羁。然而他穷尽一生都无法得道,而你早在青年时期便已有志,你看似爱慕黄老,清高自好,超然于世外,然而你的内心如那孔丘小儿一样,‘大道匡君,示物周博’,如所有儒生一般,你想要匡君护国,名流千古。你早已得道,只是未能实现,而如今又有何疑问?”

    李白无奈地叹了口气,“大唐盛世,四海皆平,万国来朝,而我李某人徒有文采取悦于天下之人,无霍去病封狼居胥之勇,无诸葛孔明运筹帷幄之智,无苻永固气吞万里之势,我心有不甘,却又不知如何消解。”

    “你便是得之又如何,霍去病退匈奴而无法享天年,诸葛亮立蜀地而无法图中原,苻坚得中原而无法定天下。哪怕是那汉武大帝,在其将死之年依旧惶惶不可终日。你若得霍去病之勇,成为却敌万里的将军,便会想立足朝廷。立足朝廷便想得诸葛孔明之智,成为左右朝堂皇帝的大臣,夺天子而定天下,则得苻坚吞万里之势,如当今天子般,看万国来朝,四海升平。你想永守这天下,便想永生永世,你一切的烦恼与不甘只不过是畏死,你如此,世间万物均是如此。”

    李白呆呆拱手在那儿,他张口想要反驳,却迟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良久,他缓缓问道,“我若得永生,那又如何?”

    老唐摇了摇头,他抬起头,向夜空中的繁星望去,银河横穿天际通向没有终点的尽头,那长安的万家灯火与这夜空相比,仿佛沧海一粟。老唐向李白指了指夜空,一言不发。

    唐天宝十四年,在泾县的夜空中,一片乌云遮挡住了漫天的星光,这盛世如同这繁星一般,将在不久到来的劫难中土崩瓦解,只是有人会在漆黑的夜空下哭泣,而老唐知道,那乌云后的繁星还是那些繁星,哪怕这片乌云永远都不会散去。

    “要下雨了,你回去吧。”老唐淡淡地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