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晚上九点半开始,我们在微信上展开了第二次对话。那晚,我很自然地把话题引到了刘若英身上,并表达了对她的喜爱之情。他说:“啊,你也喜欢刘若英啊。我也喜欢她,超级喜欢。”

    继而我们就聊起了刘若英的一些歌。再然后就是其他人的。中文的c英文的。还有电影和电影插曲,都有所涉及。

    聊的同时,不太有把握的,譬如某些英文歌的写法,譬如某些电影的插曲,我还会快速地百度一下。

    我觉得,这也是周小远积极c主动的表现。表明她对他上心了。她走心了。

    我百度了,我还告诉了他,告诉他我借助于百度了。

    我不想给他造成什么错觉,以为周小远真这么厉害,什么都能记这么清楚。

    我知道,周小远的这种行为,跟某些人的恰恰相反。这又如何,我只是想让他知道一个更加真实的我。真实到,百度一下也让他知道。

    那晚,我还问他《爱乐之城》看了嘛,他说还没有。那晚,我还知道了他家有四口人。他有一个妹妹,小他三岁,也在北京。是在北京工作而不是读书。根据当时的情境判断,他妹妹应该没读过大学。至于为什么没读,我哪好意思去问啊。

    我也告诉了他,我的家庭组成。

    那晚,他还顺嘴提了一句,说他家的经济条件不是太好。

    可是,能怎么不好呢?

    我肯定没去追问。我会觉得,这样做不太礼貌,就跟调查人家的底细似得。

    可能会有人说:“你就得多调查调查啊,越详细越好。”

    “可是,在一开始就需要这样嘛。”

    “需要啊,省得浪费彼此的时间。”更甚至,有人会这样说。

    可是,无论别人怎么说,都抵不过爸妈的说法。我妈说过:“这找对象啊,首先还得看小孩(家乡的叫法)。小孩若是不行,家庭条件再好也不能要。小孩要是真有志气,家里穷一点也没关系。”这真是我亲妈对她亲闺女说过的话。

    我爸说:“穷没事啊,穷是可以改变的。”

    能轻易说出这种话来的,我觉得主要会有两种人。一种是从来就没有穷过,尤其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譬如他,我爸。再怎么说,我爷爷给他们创造的家庭条件,放在当地的农村,还是挺好的。一种是穷过,但是却翻身了。

    翻身的,看网上的某一类文章,说是比富人家的孩子更容易膨胀,更容易变性。当然了,这肯定不是绝对的。

    闲来无事,还看过其他的一些探讨,像什么“找对象千万不能找穷的”,“不能嫁给穷男人”,“穷人家到底能不能嫁”

    这样的文章看得不多。没那么多闲工夫。

    觉得,这一类的文章其实没什么营养,甚至有一定的负面因素。说不定还会越看越穷。把时间花在真正需要花费的地方,譬如提高下专业技能什么的,岂不是更容易改变现状。

    哎,闻听此言,可别说什么“说得倒是容易”这种话。

    是不容易啊。可要是不这么做,未来,岂不是更不容易了。甚至可以用艰难来形容。

    哎,网友说啥都没用也就算了,我身边一个嫁给了外地穷人家的高中同学兼闺蜜,曾不止一次语重心长地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我说:“以后,找对象可千万别找穷的”仿佛也不能从根源上影响了我。可能因为,我的根基,首先还是来自于我的父母。它看似已经根深蒂固。

    说实话,当他提到他家的经济条件不是太好时,内心里多多少少地还是会有那么一点儿异样的感觉,毕竟,谁不想找一个家庭条件相对好一点的。不过,这却没能打消周小远继续跟他聊下去的欲望。周小远怎么可能,因为他的一句话就轻易地把城门关上。

    再说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