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奔亲戚,在找我那亲戚住在哪呢。”
郎明被他神色吓了一跳,听闻此话心中好奇:又一个找亲戚的?
“叔叔,你那亲戚是谁啊?”
“以前叫郎抚学,现在叫什么就不一定了。”
猎户依旧在东张西望,一心二用回答着他。
“什么叫‘现在叫什么不一定啊’,他经常改名字吗?”
“嗯,以前经常改。”
猎户也不欲多说,能不答就不答。
“奥。”郎明心想说不得还得去内庄里找,刚才那个女的自己不帮,现在这位自己也不会帮。郎明心中虽有善意,但并不多,真要顺手为之也就罢了,耗费太多他肯定不干。
郎明告辞离去,去寻别人。这次花的时间略久,那人站在小道的阴影里四处张望,若不是郎明正好走这条道,是很难发现他的。
郎明对他印象深刻,这位是游商的,进门的时候还给了自己一些小玩意。
他也看到了郎明,招了招手,示意郎明过来。
“哎,孩子,问你个事。”他摇了摇手里的糖,“这几日,庄子上来人了没有?”
“来了,前天就来了两拨人。”郎明对这种零食最没抵抗力,当下就说了。
“奥?”男人眼前一亮,“是不是有一个男人抱着婴儿来的?”
“是啊,叔叔,你怎么知道的。”郎明吃着糖,漫不经心的问着。
商人有些激动:“叔叔在山下听说的,你快跟叔叔说说,他们去哪了?”
郎明低头想了想,这几日没见过孙公明,应该是进内庄了。
“那位叔叔应该进了庄子的内庄了。”
“那小的呢?”
“在依依姐那。”
听闻那婴儿没事,男人松了口气,继续追问道:“你依依姐住哪?”
郎明指了指小内庄:“在那。”
商人看了那方向一眼,抬腿就要走。
“唉,叔叔,叔叔,你来庄子干啥啊?”
郎明这才想起自己还有工作要做。
男人一愣,哈哈大笑:“我是来找亲戚的。”
“啊?”
三个人都是来找亲戚的?
郎明就算再小也意识到不对了,从来没人来庄子寻过亲不说,哪有同时这么多人同时来寻亲的。看他们所言,似乎是要找上次来的那位官爷抱着的婴儿,也不知是什么门路。
“嘿,这里面一定有事,若是告诉那位高人,说不得能从他那换点什么。”
进庄的七个人,自己已经见了金光寺的神僧,父母双亡的小姐,打猎的猎户,还有游方的商人,这些人自己已经见了一半。除了那位大义凛然的神僧外,其他几位都似不怀好意,想来剩下的几位也不是善茬。
郎明专挑小道走,果然又看到了一人,是那砍柴的。
昨晚开门时,他背着一小捆柴来投宿,郎明照例劝过之后,把他放了进来。
如今想来,也是有些鬼祟。
“叔叔,您是昨晚砍柴的那位叔叔吗?”郎明迎上前去。
“啊?是啊,怎么了?”
那人下意识的摸了摸腰间的柴刀,发觉还在。
“叔叔您是镇上的?”
“嗯。”
“可叔叔您一晚上不回家,现在也不回,家里不会担心吗?”
那男子闻言有些尴尬,庆幸面前的是个孩子。
“是这样的,叔叔家不在镇上,叔叔是来庄里寻亲的。”他倒不计较孩子盘问的事,毕竟童言无忌,被孩子追问很正常。
“奥。”郎明转身就走。
就不会编个其他的理由吗,还是说互相认识,理由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