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希特斯加登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东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脚下,距离奥地利萨尔茨堡20千米,人口只有6千余人。贝希特斯加登风光旖旎,有清翠的国王湖和德国的第二高峰瓦茨曼山。在另一个位面中,贝希特斯加登也以希特勒的"鹰巢"而闻名。
大英帝国的首相张伯伦于9月15日急急忙忙飞往这风光如画的小镇,当然,他不是来欣赏湖光山色的,是来与另一个帝国的领导人进行一场会谈的。希特勒在机场亲切的迎接了这位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的首相,他知道张伯伦今天会给他带来他想要的。
果然,历史固执的沿着它的轨迹运行着,希特勒不加掩饰地提出了在民族自决原则的基础上吞并苏台德区的要求,并表示,为了达到其目的,他宁愿“冒世界大战的危险”。张伯伦被希特勒的恫吓吓得大惊失色,没想到这个疯子居然在第一次大战结束才20年的时间,又提出要发动新的世界大战。匆匆回国后,张伯伦首先说服内阁,然后说服法国总理达拉第接受希特勒的条件。两国政府又催促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接受这些条件;当后者提出反对时,它们便向它施加了一切压力,其中包括抛弃捷克斯洛伐克这样的威胁。
9月21日,英法达成一致同意承认苏台德区脱离捷克斯诺伐克,并入德国。在三大强国的联合施压下,布拉格终于挺不住了,不得不屈从德国的要求。作为回报,英法答应保障捷克斯洛伐克的新国界。
可是张伯伦想简单了,9月22日,张伯伦再次飞向德国,与希特勒进行了第二次会谈。当张伯伦表示同意德国的要求后,不料希特勒表示还需要更多的领土,他想兼并的不仅仅是苏台德地区,希特勒提出了一个英法都难以接受的方案:苏台德地区及同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连同上述地区的一切建筑和设施,移交给德国;日耳曼居民是否占多数尚不确定的地区,暂由国际委员会占领,通过公民投票,决定归属,最后划定边界。
张伯伦对希特勒的贪欲表示了愤慨,没有同意这个他认为无理的要求,英法代表都离席而去。空气空前紧张,德国的高层也认为他们是不是要求过高,表示对谈判破裂的担心,希特勒却胸有成竹的对他们说道:“不必担心,我敢肯定,过不了几天,他们就会乖乖的接受我国的全盘要求的。”
9月26日,希特勒发出战争威胁,大量部队向齐格菲防线集结,捷克边境也迅速增兵到了25个师50万人,坦克1400辆。双方剑拔弩张之时,墨索里尼受希特勒的邀请,假意出面斡旋,决定举行英法德意四国慕尼黑会议。这一切都在希特勒的掌握之中,因为历史上1938年吞并苏台德的时候德国并不强大,而现在的德国比1938年强大得多,已经足以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了。希特勒非常肯定,面对更加强大的压力,英法一定会妥协的。
果然面对纳粹德国大军压境,战争一触即发的情景。英国、法国在关键时候妥协了,推行绥靖政策,打算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家利益而将德国侵略矛头引向东方,以缓和与德国的矛盾,维护自身安全。为达此目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在与希特勒会谈后同意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法国总理达拉第则与英国保持一致。9月29日,慕尼黑的褐色“元首宫”里开始会谈。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也被带到了会议大楼,但只能呆在会议厅隔壁的房间里坐冷板凳,等待最后的判决。第二天凌晨1时,四国在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移交德国的协定上签了字。当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走出“元首宫”后,捷克政府的代表才被叫进会议厅。当他被告知协议内容时,这位捷克代表当场晕厥过去。几小时后,捷克政府正式宣布接受“慕尼黑协定”。同日,捷政府在英法的强大压力下被迫接受该项协定;英德两国签署共同宣言(后来法德亦签署共同宣言),决心用协商办法处理两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