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可我们毕竟投入了不少资金,研究所那边呢,跟我们的分成是从入股那天开始计算的。     也就是说,以往的专利和技术,跟我们无关。     就像是这次卖给你们的那个材料技术,其实我们家当初也曾想过要购买那项专利。     不是我矫情,那项专利和我们家一项前两年收购来的技术,非常的相似。当然我不是说研究所抄袭,只能说是研发的方向上比较相似,而且我承认,研究所手里的专利更加成熟,生产出来的产品规格更高。     可我们毕竟已经有了部分技术,这项技术我们也可以在不断的生产中去进行完善。所以当初就没下定决心购买这项专利。然后才被陈所长卖给了二位。     我说这个没别的意思,只是想说明一个现状,那就是我们入资研究所以来,几乎没从研究所这里得到任何回报,相反,投入已经着实不少了。     要说大钱也不算,可那都是切切实实的现金啊,我们做实业工厂的,对于现金的需求更大。所以,薛公子您给我们的报价,我们真的很难割肉啊……”     程煜看了薛长运一眼,这些都是他所不知情的,甚至他连薛长运给汪旭家里的报价是多少都不知道。     但是大致上也能推算的出来。     现如今研究所真的是处于揭不开锅的状态,国家的经费一年比一年少,很多已经过了保密期的专利又已经出售了。     这就导致了研究所的估值日渐走低。     包括跟陈所长谈到的,几年前研究所第一次改制的时候,还估值了一千多万呢,汪家拿走的那三成股权,当初可是付出了四百万左右的代价的。     而现在,除了那些还没有到期的专利,以及一部分研发人员,那家研究所几乎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啥也不剩了。就算是当初,第一次改制的时候,研究所内部还有个小工厂,还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如果当时就寻找好恰当的市场,甚至是有可能凭借手中的技术打开一些局面的。     只可惜无论是陈江还是吴竞,都并不善于经营,在市场面前他们简直就是两眼一抹黑。     而他们当初改制选择的股东也有问题。     对于汪旭家里的情况程煜并不了解,但从他刚才的叙述中,程煜大致能够知道,汪旭家既然是做环保材料的,并以此为根基,那么他们家必然有成熟的生产线,绝不可能支持研究所的工厂继续发展下去。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他们更希望看到研究所的工厂分崩离析。     唯有让研究所自己没有任何技术的消化能力,他们才有可能在这其中谋取更大的利益。     但是现在,一切都改变了。     根据研究所的核算,这次改制之后,每年会变现一部分股份,从收购开始那天,就全面停止军需技术的研发,完全面向市场转为民用技术的研发。但不包括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的研发。     而研发经费方面,是需要收购方完全支付的。     这些研发经费,一部分将用于研究所对新技术的研发,一部分还需要继续用在已经展开的技术之上。     说穿了,收购方甚至还需要帮助国家完成未完成的那部分技术的研发,这个研发经费是有比例必须用于那部分技术的研发工作的。     国家从此只负责一部分研发人员的薪资,以三年到五年的时间进行过渡,最终实现全面民营化。     收购完成之后,已经过了期限的军用技术会被留下,而未过期的,则分为两种情况来操作。     其一,在一年之内就将过期的技术,将由国家进行封存。收购方需要再付出一定的资金,对这部分技术进行收购。     其二,便是一年内无法过期的技术,这将彻底由国家接手。     这么算起来,其实在这几年里,投入说大不大,但说小也不小。     这个条件其实算的上比较苛刻了,对于汪家而言,意义不大,他们也只能选择变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