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之端也。”这里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本xìng,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这四种心称之为“四端”。它们是“仁、义、礼、智”四德的基础,这就是孟子的“xìng善论”。儒家认为人具有“善端”,就具有为善、成圣的无限潜能。“仁、义、礼、智”是四种“善”的萌芽状态,是人“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能”、“良知”。孟子强调,“仁义礼智根于心”。“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告子上》),“仁义礼智根于心”(《尽心上》)。

    在古代,君王是万众之师表,必须有道德无比高尚的圣人来担任。孔子生活的年代,华夏礼乐崩坏,社会动dàng,道德与政治的危机呼吁圣贤的出现。孔子认为道德的精神“仁”和道德的秩序“礼”是由人来制定并由人去践行的,没有具备美德的人,道德的秩序与人类崇高的精神就只能是一纸空文。人的品xìng堕落是政治败坏的根源,要改便现实的政治,必须从唤醒人类的内心的至善开始,而只有圣人才能承担这一使命。在有道德的国度的金字塔等级结构中,位于塔尖的是集结智慧、美德和权力于一身的圣人,圣人是正义的维护者,美德的传播者和理想国的统治者,圣人为政思想是道德治国的核心内容。孔子说:“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认为统治者yù要正人,必先正己,指出:“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德治”思想治理国家,首先就要求君主自身有道德。孟子认为,“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离娄上》)。君主的善xìng体现在治理国家上,就能够倾听百姓的呼声,关心百姓的疾苦。“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公孙丑上》)。“行仁政而王,莫之以御”提醒统治者要施行“仁政”。为政必须依仁而行,不仁只能自取灭亡。孟子认为国家是一个道德组织,国家元首必须是道德的化身。仁政是孟子政治学说和他的社会理想的最基本内容,而xìng善论则做为其内在的依据做着最好的阐释。通俗一点的说,在孟子看来,正是由于人xìng的善良尤其是那些统治者本身善良,仁政才有实现的可能。统治者必然是善的代表,由他实施仁政,在他的领导之下,被统治者才能保存原有的善xìng,然后继续修身养xìng,以达到自身人格的完美。因此,从本质上看,儒家的“仁政”理论就是把国家的发展和社稷的安危托付给一个理想化、无所不能的圣人。

    要想建立一个德政的社会,不仅君王要有德,而且还要有一大批的从政者要有德,形成一个有道德的执政团队,而一个有道德的执政团队可以引领社会的风气向着一个有道德的和谐社会进发。无论是君主还是大臣都要自觉地修养自己的德xìng,“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万章上》)孟子的这一思想实际上是《大学》“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臣民需修身养xìng,使人的“善”得到保存和发展,并向着仁义礼智等圣人君子的人格目标而迈进。从而把治理国家看作是“修身、养xìng、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修养过程,就人的本xìng而言,《大学》的三纲八条目,可以看成是儒家施行德治的过程。

    儒家用修身来培养美德,其理想是君主成就圣人之德,臣子成就贤人之德,而所有的百姓成就君子之德!儒家的三纲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八条目是:诚意、正心、格物、至知、修身、齐家、治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