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精练的语言,概括地说明了书法结构美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违”与“和”。违,就是彼此互违,争奇斗艳;不犯,是彼此融洽,互不侵犯;和,就是彼此和谐,互相协调;不同,是彼此互异,各有特点。“违”与“和”讲的是点画之间要时时刻刻保持统一,且处处统一,杂凑为一,以构成和谐统一的有机体。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本来的意思是: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一切做到恰到好处,却不盲从附和;小人只会盲从附和,却没有自己的不同意见。孙过庭引用圣人之言,以说明书法创作应该在变化中追求统一,但是不可为了一味地追求统一而放弃多样变化。例如:颜真卿《多宝塔碑》中的“”和“”的书写,在对多个点画同时出现的情况的处理方式上,就足以表现“违”与“和”的对立统一之美。“”的四个点画讲究布局上的“违”,即行笔的方向各不相同,最终形成点画大小不一,笔势走向各朝一方的格局,有效地贯彻了“众点齐列,互体为乖”的法则。在对四个点的整体处理上,以“违”来区别对待各点的形态和布局,又同时用“和”维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即四个点画的尾端呈扇形散开,有相违之态,起笔处聚拢,有向和之意。“”的六个点画更是处理得恰到好处:左边偏旁的三个点,形态上各不相同,中间一点左移些许,三个点画起端呈扇形散开,末端聚向一方,既避免了竖向垂直布点的呆板之弊,又有“违”和“和”的高度协调;右上部的横列三点,形态、大小不一,布局上中点略高,三个点呈扇形排列,同样避免了呆板和重复之弊,这种处理又是遵循“数画并施,其形各异”的法则,同时又以“和”的法则来维系各个点的关系,所以最终写成的字呈现一种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和谐美。
章法之美
章法是构成书法艺术美的又一个重要因素,它首先呈现于观赏者眼中,并留下第一个印象。章法是书法作品整体形式上的宏观处理,是一幅书法作品的整体美的技能和方法。一个字的结构搭配是否合理,需要看字体内部的笔画与笔画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笔画间的合理安排是关键;而整幅作品的艺术xìng高低则要看字与字之间的搭配是否协调,整个布局谋篇是否具有完整xìng与巧妙xìng。因此,章法是整体的艺术,好的章法给人直观的整体和谐美,坏的章法则只能成为一部作品的败笔。
书法艺术本身是一门黑白艺术,章法利用黑白的分布、字距的远近、字态的正以及风格体式等手段,使千姿百态的单字在同一风格的组织下,形成一篇和谐美观、相映成趣的艺术作品,达到局部与整体的完美统一。一幅优雅的书法作品应该是书写者的情感体现,充满灵魂的气韵和生命的力量,否则将是死板的划痕,没有艺术xìng。从传世的甲骨文、金文来看,布局上常常是大小参差、疏密jiāo错,契合于自然之美。其后的小篆、隶书、楷书在章法上更趋于规范,并在大小参差、疏密变化方面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到了晋代,书法艺术进入了抒情达意的行草时代,其章法突破前规,跌宕起伏、大小错落、侧变化、纯任自然。
中国传统的书法积字成篇,必须通过对行气、布白、大小、墨色等各方面的艺术处理,才能形成作品的章法美。具体包括:如何经营字与字、行与行、文与款之间的空间位置;如何协调文字与空白的比例关系和疏密变化,以达到大小适宜、疏密合理、上下连续、节奏和谐、变化无穷的艺术效果。也就是说,书写时要做到:有大小、方圆之分;有揖让、顾盼之仪;有曲直、正之态;有开合、收纵之势;有粗细、短长之形;有轻重、徐疾之变;有疏密、集散之状;有断连、承接之意;有起伏、动静之气。书写时一方面要设置矛盾,使其有丰富的变化和强烈的对比;另一方面,又要解决矛盾。例如: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