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未出世的亲生骨肉。

    成德长公主自然不肯承认,但白氏不止言辞切切,更有证据凿凿,这件事不知怎么又被下人捅了出去,一时成了平阳城里人人心照不宣的秘闻。

    牵扯到皇室体面,一纸封赏,以如夫人之位,堵了白氏的口,以杖杀之刑,堵了侯府下人的口。至于平阳城中堵不住的悠悠众口,既然没人敢在明面上提起,日子便继续粉饰太平的过下去。

    只是酒馆茶肆里,总不乏关于那位被杀妻害子之后还得继续和仇人同塌而卧,笑脸相迎的夏侯爷的传闻。

    传闻夏侯爷情伤深刻,一连纳了七八位美妾入府,甚至不乏秦楼楚馆出身的妓子,就为了给长公主找不痛快。

    传闻夏侯爷心如死灰,再三请求辞官归隐,都没有得到皇帝的许可。

    传闻夏侯爷内疚自责,把病歪歪的庶长女宠上了天,甚至将她的名字记在了已故的发妻张氏名下,以庶做嫡。

    传闻很多,人们兴致勃勃谈过之后,咂咂嘴,痛快。至于真相到底如何,早已无人在意。

    最令人感慨的,则是几个月之后,长公主竟也难产而亡,给夏侯爷留了个女儿便撒手西去,成了个自作自受的最佳范本。

    这个刚出生就没了娘的女婴,正是夏浅枝。

    皇帝对自己的外甥女儿十分喜爱,不仅亲自赐名,还接到宫中交由太后抚养,在夏浅枝一岁半,刚学会叫舅舅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封了县主。

    刚好,和她爹一样,都是正二品。

    夏浅枝在宫里长到三岁才被送回奉国侯府,三岁稚子,虽然年幼,但已经能够记事。长姐排挤,父亲不喜,以及整个侯府隐隐的针对陪伴她度过整个童年。但是同时,又有来自皇宫里源源不断的恩宠封赏。

    夏浅枝的人生似乎被分成了两半,一半属于奉国侯府,阴暗晦涩;一半属于皇室血脉,明媚光鲜;她平静的剖开自己,分裂着长大。

    一晃十几年过去,奉国侯府里再没有添新的孩子。白氏生下的夏清荷被精心呵护着长大,一反刚出生时的孱弱,活泼健康,稳稳占着夏府大小姐的位置。倒是夏浅枝因为性子安静,不喜与人来往,一眼看过去总有几分病西子的模样。

    灼华回来,正看见自家县主倚在美人榻上,手里松松握着一卷书却没看进去,而是静静的赏着窗外秋景。听到她进来的动静,头也不回便问:“又和那院的吵架了?”

    灼华搁下篮子,手脚麻利的斟满夏浅枝手边的茶杯:“那院也就一张嘴厉害。”

    夏浅枝忍不住笑了:“若论嘴巴厉害,谁比得上我们灼华姑娘?”

    灼华赶紧低下头:“县主快别取笑我了。”

    主仆二人玩笑了几句,夏浅枝的目光落在小桌上摆开的几件草编的小动物上。几只小动物编的惟妙惟肖,只是因为时间有些久了,草叶无可避免变得枯黄干脆,看上去显得又脏又破,可怜兮兮的。

    她前些日子小病一场,在屋子里闷得心烦,若不是这样,她也不肯轻易把这些小玩意儿拿出来的。

    “县主想红衣了?”灼华见她对着一堆小玩意儿发呆,在心里算了算日子,劝道,“快别伤心,那小子不是和县主约好了八月十五回来吗?只剩半个月了。”

    夏浅枝伸出手指,葱白指尖戳戳一只小兔子,恍惚间似乎看到红衣少年盘腿而坐,变戏法一样用寻常草叶编出这些讨她欢心。

    “坏小子,不知道跑哪儿去了,连信也不写。”她有些惆怅,又有些担忧。

    “从小到大,红衣和县主约定好的事情,哪有食言过的,您就踏踏实实的把心放在肚子里吧。”又一个青衣少女端着托盘进来,她看着年长些,跟夏浅枝说话也更随意,“快喝药吧,要是红衣回来发现您生病,说不定要闹脾气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