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二十三章    家里这边的出行工具都是机动或是人力三轮车,苏盟坐在三轮车上几步一颠簸的往家里赶。    家里的渔场离采油厂生活区大概有两里地的距离,苏盟平时也并不是回去,家里只有老爸在渔场安营扎寨常住,因为那么大的院子不能没有人看着。    在渔场的农家院里住的久了习惯了,老爸常让他回到楼房里面窝着他反倒不习惯了。这么算来,老爸自从承包了渔场真的没有再回到区楼房住过。    和老爸的安居乐业不同,提起这个渔场,苏盟竟是有一种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复杂情感:    遥想十年前,爸妈刚下岗那会,老爸为了维持家里的生活来源,承包了这个渔场。水里求财实属容易,但老爸觉得创业就应该敢闯敢作为。因此,在经过多方面的资料了解以后,老爸决定开发两个本地没有的养殖项目:鳝鱼和美蛙。    项目选好了,老爸便开始招兵买马。只有爸妈两个劳动力当然是不能门族生产力的需要的,为此爸妈还从老家叫来了表哥和舅舅帮忙,当然这都是有薪资待遇的。    在老爸的策划指导之下,渔场真是一片大干的势头啊。大姨一家,表姐和姐夫有空也都过来帮忙架棚子c包塑料    待一切准备妥当,老爸就只身一人去往武汉当地选取最优质的鳝鱼苗和美蛙。临走的时候,老妈总右眼皮跳,老是担心这一下子会将家里的积蓄全搭进去,但是老爸还是很坚定的出发了。    从武汉回来的那,一大家子亲戚全都在渔场严阵以待。车子刚刚挺稳,大伙就忙不迭的将一个个泡沫箱子心翼翼的取下来。也不敢多做耽搁,就按照老爸的指挥,将鳝鱼苗投入池子,美蛙则入住在大家架好的温室大棚的水池中。    那时候的苏盟对水质啊c生存条件啊什么的完全不懂,但她知道这些东西对老爸很重要,是家里的希望。    那段时间,大家真的都很忙,忙到已经没人顾及到自己,自己上学放学都只能一个人走过一大片荒地,晚饭也要等到大人们干活回来才能吃到。更让苏盟感到难过的是,老爸已经有五没有和自己上一句话了。    可是即使是这样,老爸的努力也没能收到预期的希望。首先是鳝鱼苗莫名的失踪,一条也没见到;再者是美蛙的皮肤开始大面积的溃烂,并且已经有美蛙开始出现死亡的症状。    为了将损失降到最低,老爸赶紧研究解决办法,自己买来高锰酸钾为美蛙涂抹上药。苏盟清楚的记得,就是从那个时候妈妈一双纤细的手因为长时间与水接触已经皴裂,还被药水染上了颜色洗都洗不掉。    一番折腾过后,美蛙还是撒手人寰,死的一只不剩。    老妈有些埋怨老爸:“我就这条路行不通,武汉什么气候,咱们这什么气候啊,这不是南辕北辙吗?你就这一趟,里里外外折腾进去多少钱啊?”    老爸是个很犟的人:“你不尝试怎么知道不行呢?”    “哼,尝试,尝试也得从实际出发吧,现在都死光了,你好好在这尝试吧。”老妈气得拂袖而去。    苏盟看着老爸的样子,有些心疼,但是大人的事情自己也不懂,只能走过去声的:“爸,没事的。”    “相信爸爸吗?”老爸问苏盟。    苏盟认真的使劲儿点头,仿佛自己越使劲点头就越会给老爸更多的勇气与动力。    老爸开心的笑了:“还得我大闺女。”    打那以后,老爸改变了策略,养殖最常见的淡水鱼类。然而这次投资失误着实让苏盟家大伤元气,没过多久,老爸因为支付不了工资就“解雇”了表哥和舅舅。    没有了资金周转,家里撒完鱼苗以后,没有多余的钱买进饲料,只能向家境比较优渥的大姨一家借钱。送钱来的那,姨夫“啪”的将三千元钱摔在桌子上的一幕恰好被门外的苏盟看见。那一刻,苏盟真的惊呆了。    不仅如此,苏盟大概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曾一度视为比妈妈还要亲的大姨,也会在姥爷面前恶狠狠的逼着爸爸写下欠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