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再一转念,姬溪又想,他娘的,老子还在这里呢,你曹操就敢明目张胆的把自己的儿子送过来抢风头,你他娘的是在欺负老子不敢翻脸啊。     如此一来,姬溪哪里肯罢休,即刻下令命人去找曹植,一定要把曹植给带过来,姬溪并不想如曹昂那般对待曹植,但这口闷气怎么都是要出的,抓到了曹植,借其敲诈曹操一笔,这洛神赋便是姬溪下令的初衷。     而当命令下达之后,姬溪过了片刻冷静下来之后,立刻知道自己被气昏了头了,曹操既然敢把曹植送过来,如何能被自己抓获,更有可能的是,那十里长墙上的文章本就是曹操着人代写的,此时的曹植说不定还在许昌城内养尊处优呢?     冷静下来的姬溪,立刻知道基本上是不可能抓获曹植的,可这么放弃了吧姬溪又有些不甘心,于是乎又下了一道命令,改为暗访。     抓获曹植,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希望的,那么接下来的重点便是夺回被曹植抢去的风头,可怎么夺回呢?姬溪想了好长的时间,最后竟只能无奈的承认自己没有丝毫的办法。     十里长墙已经在那里了,曹植的文章也已经写山去了,蔡邕等人也已经批阅过了,曹植的满分已成定局,想要夺回风头便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己方出现一个天才,能在文章上和曹植分庭抗礼,但熟悉史实的姬溪却无奈的知道,这个时代能和曹植在文学上分庭抗礼的,似乎只有曹操,或者还有一个曹丕,出了他们父子三人外,姬溪知道建安七子的名头也很响,可在姬溪看来,建安七子在文学上和曹氏父子完全在两个档次。     一股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的郁闷感油然而生,这是个无解的难题,文学上的成就不是说有就能有的,那需要太多的天赋,可偏偏,姬溪这边确实缺乏这样的天赋,吕春学究天人,可那是体现在博闻强记上,他的文章也很好,却没有曹植的灵气,姬昀智谋逆天,更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可对吟诗作对这一行,却实在没有什么好称道的。余者如王璨,徐干,阮瑀,杨修等人,文章都是绝妙,可若想压过曹植一头,那是痴人说梦。     或许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作弊,让蔡邕等几个评分者放点水,找一遍和曹植文章水平差不多的也给个满分,然而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便被姬溪自己掐灭了,因为他知道这比找到一个能压过曹植一头的人还要困难。     都说天无绝人之路,可此时的姬溪确实有种穷途末路之感,于是乎,只能强忍着闷气装傻充愣,对文比开始不闻不问,对外界的谈论充耳不闻,坐起了那鸵鸟,冲了次软蛋。     十日后,文比结束,所有的文章都被批阅完毕,那十里长墙上,密密麻麻的满是锦绣文章,也不知是巧合还是故意的,那些得分高的文章周围总会空出好大片地方,如曹植的那篇洛神赋周围十丈,更是一个笔画都没有,于是,洛神赋成为此次文比中当之无愧的榜首。除了洛神赋外,还有整整二十篇文章得分在九十分以上,令姬溪更加羞愧的事情发生了,这二十篇文章中,竟然没有一遍是属于他关中的,而曹魏,竟独得其八,东吴得四,西蜀得五,未曾效力与各个势力者得其三。     这么个结果,是姬溪千算万算没有算到的,他隔着几千里似乎都能看到曹操,刘备,孙坚那三人嘲讽的脸,于是乎,姬溪哪里还有脸面出门去主持揭榜仪式,整整一日都憋在家里哪也不去,将所有的事情都教给了吕春代劳。     文比结束后,开始了第二项的比拼,为治国。治国之道不同于文章,其高下之分在于是不是正确,是不是实用。有了第一科的丢尽脸面,对这第二科姬溪势在必得,为此,他将姬昀从长安拽了过来,并威胁姬昀说:“你小子出的好主意,老子的脸都要丢尽了,这第二科,你要是不能把脸面给我找回来,老子加法伺候。”     对此,姬昀只能苦着脸保证会竭尽全力。     第二科的比试,地点在洛城西城门外。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