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食物,你出力!”方玉伦对阿弥陀道。
阿弥陀微微一笑,右手提起缰绳便向荒庙走去。这小和尚一臂之力果然不凡,拖马车便如同无物。方玉伦一看,立马跳上车来,优哉游哉。
等到了荒庙,那些妇孺流民早已在门口等候。看见那匹笨马眼睛里分明冒出了绿光!
方玉伦明显听到此起彼伏的吞咽之声,想必那些流民已经饿坏了吧。
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拾掇起来够快,自行分工。火堆架好,方玉伦用横刀将马砍成若干份,不一会这香味便传了出来。
“恩公,还不知道恩公姓名,来日若侥幸活了下去,必定为恩公立建生祠!”一个青衣小童扶着一个佝偻着身体的老者走到方玉伦的旁边跪下道。
方玉伦一看这老者已经耄耋之年,这一跪让他大惊失色,急忙也给那老者跪下,磕了一个头道:“老先生快请起,晚生当不得如此大礼!”
那老者一看,叹了口气站了起来。方玉伦也站了起来,拱手埋怨道:“上了年纪就别轻易给人下跪,折你恩公的寿命!”
老者哈哈大笑,复问道:“恩公说笑了,小老儿定会注意!”
方玉伦道:“晚生方玉伦,汴州人!”
老者道:“玉伦,面冠如玉,超然绝伦!好名字啊!”
方玉伦笑了笑,只当这老者是在恭维,也不说话。谁知那老者一脸严肃的道:“公子面相清奇,似乎有应劫之相啊!”
方玉伦一挑眉问道:“不知老先生高姓大名?”
老者咳嗽了一声道:“老朽之名恩公想必听说过。”
“洗耳恭听。”
“邹妙玄!”
方玉伦大惊道:“原来老先生是三玄阁的邹妙玄!”这三玄阁兴起于魏晋时期,奉老子庄子及周易为至道学说。
对于三玄阁,世人只知每一代主人都被称为玄子。而邹妙玄便是第八代玄子,是这一代玄子任行之的师父。
方玉伦疑惑道:“三玄阁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即便乱世亦可丰衣足食。可前代玄子竟然与这些难民一起讨饭吃,不知晚辈可否质疑任阁主寡恩薄义?”
邹妙玄笑道:“方少侠,这你可错怪行之了!此番携孙儿出游,本是感悟天时,或有奇遇。”他拍了拍扶着他的小童的手臂,有些歉意的看着他道:“只是苦了孙儿几次都险些丧命!”
那小童约摸十二三岁的年纪,小小年纪便有英气浮现在眉间,他拉着邹妙玄的手道:“爷爷怎么说话,孙儿能跟爷爷走南闯北,见识名山大川心里开心的很,不苦!”
这时一个小妇人将一只马腿递给了邹妙玄爷俩,又将一条马腿给了方玉伦,几个人便吃了起来。
吃的差不多,方玉伦笑道:“想必邹老推衍天机,救过他们的命吧?”
邹妙玄毕竟已经年老,吃的不多,此时正在打坐。他睁开眼睛道:“这也不算什么,乱世之中,人命如刍狗。救一人算一人!”说完便又开始打起坐来。
方玉伦笑了笑,偏过头竟然看见阿弥陀正在对着马的骨头不停的念经。
“小和尚,马都死了,说什么也听不见了!”方玉伦调笑道。
阿弥陀道:“颂一段往生咒,来生投神仙道,人道,远离恶鬼道,畜生道。”
“死了就是死了,有没有来生谁也不知道。依我看你们这些和尚念这些经文,不是让逝者安息,而是让自己相信,杀得对!”方玉伦道:“用这么长的经文来安慰自己,怪不得你们和尚会受人敬仰!”
阿弥陀微微一笑道:“施主好像对出家人的误解很大,不过小僧有把握让施主改变这种想法!”
方玉伦哂笑一声,拿起一块马肉道:“你要是不吃东西的话,可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