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旻握紧拳头,声音有些沉重。
云长听到这里,略微思量当即眉头紧皱。
正如在臧旻所言。
以前有三万汉军驻守北地,又有城墙作为防御,哪怕鲜卑举族来犯仍旧不惧。
最多,也只是被鲜卑人劫掠一些东西罢了。
更何况,大汉自汉武帝以来打出的国威,仍旧能够震慑异族。
哪怕统一的鲜卑并不弱于曾经的匈奴,也不敢在北方做得太过分。
然而,此次北征汉军若以失败告终,臧旻再带领麾下士卒不战而逃,大汉不败的神话就势必会被打破。
臧旻率兵不战而逃,不仅代表汉军此次北征完全失败,还会让鲜卑人以为汉军软弱可欺,再也不复往日之勇。
永远不要小瞧,鲜卑人这种心理上的变化。
鲜卑人之所以只敢在边境掠夺,正是畏惧大汉天威。
如果大汉天威被狠狠践踏,鲜卑人必定再无丝毫顾忌,大汉北疆就会陷入无尽的战火之中。
此时,云长非常懊恼自己前世不知道这段历史。
如果他熟悉这段历史,也就可以凭借先知优势改变历史。
“史上汉军此次出塞作战,必定以失败告终,然而历史上却也没有记载,鲜卑此后人大规模南下啊。”
云长眉头紧皱,想要猜出历史上这场战争过后,局势究竟如何发展。
他所不知道的事,历史上汉军这次出塞作战的确败了,而且败得十分彻底。
三万精锐汉军全军覆没。
只有三位将领带着十几骑逃回国内,可谓是整个大汉历史上的奇耻大辱。
自从汉武帝北击匈奴以后,直到大汉真正覆灭,对外战争中都罕有这种大败。
也许正是因为这样,史书中对于这段历史才有些语焉不详。
历史上檀石槐全歼三路汉军以后,果然变得更加肆无忌惮,北方再也无力阻拦鲜卑入侵。
不过正是也因为这场战争,让檀石槐身受重伤。
战后檀石槐虽然得以康复,身体却大不如以前,没过几年就去世了。
假如檀石槐没有去世,历史上鲜卑说不定真会趁着大汉国内叛乱,倾尽全力南下入侵。
至于其后的鲜卑可汗和连,可没有他父亲檀石槐这种才能。
甚至于,和连根本无法得到鲜卑众多部落的认可。
和连后来为了竖立威信,带领鲜卑入侵北地,却被北地军民射杀于城墙之下。
和连死后,强大的鲜卑部落再次变得四分五裂,也让大汉这位北方劲敌,无暇在诸侯争霸时南下。
这么看来,此战虽然三路汉军全军覆没,却也并非完全没有价值。
也许正是因为汉军的顽强,才让大胜后的檀石槐心中警惕,没敢贸然大举南下。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末将愿为先锋,哪怕明知必败,哪怕明知必死,末将也要让鲜卑人看看,我大汉是否国力犹在,我汉军是否军魂永驻!”
崔校尉上前抱拳,声音无比激昂。
汉军可以败,甚至可以全军覆没,却绝对不能不战而退。
哪怕明知必败,哪怕明知必死,也要让鲜卑人知道汉人不可欺。
如此,纵然他们全都战死疆场,檀石槐在考虑是否大举南下的时候,也不得不慎重考量。
“末将请战,宁死不退!”
那些出身北地的将官,目光在空中对视过后,整齐划一站了出来。
他们脸色刚毅,眼中也都带着疯狂以及决绝。
保家卫国乃将士本分,他们护卫家乡,更是别无选择。
汉军之强,在于国,在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