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都是戴罪立功的将领,士兵们的训练起来也是很有动力的。
三月十五,戊辰科殿试举行。宋应星信心满满的准备考试,他谢绝了徐光启的邀请,想以进士进身,如果此科不中,那就再由徐光启推荐。
他不知道的是,林晨早就知道了这件事情,暗中让陈德润拿了宋应星的手书给来宗道。来宗道看了手书随即明白怎么回事,宋应星自然顺利登榜。
看到题目他愣了一下,今年的题目是林晨亲自出的,问的问题有几个。
第一个:继位一来党争不断,如何解决?
第二个:辽东建奴不断势大,如何解决?
第三个:朝廷税收渐渐不足,如何解决?
第四个:天下各地灾害严重粮食,缺乏如何解决?
第五个:九边将领吃空饷,如何解决?
第六个:如何看待西洋传教士?
当然文言文不是这么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相对于乡试、会试的注重才学,殿试更注重一个人的文韬武略,就是肚子里有没有干货,你四书五经背的滚瓜烂熟,也没有用。心中没有韬略,这些问题你怎么回答?
这些问题回答起来简单么?简单,可是要言之有物就太难了。不过能进入殿试的没有几个傻子,心有策略的自然开始谋划。心中没有什么谋划只会死读书的,也开始大谈圣人之道,仁孝治天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至于这些答案是不是中皇帝的意,现在就管不着了,写上了再说。
殿试只有一天的时间,考完之后,有三天的阅卷时间,几个考官一同审卷,然后将自认为好的做上记号,得到上佳记号最多的十份递给朱由校,让他决定前三甲。
几个阅卷考官,在紧张的查阅着试卷。毕竟这是为国取士,这些考官也都是从这一步走过来的,知道上榜和落榜的区别。因此也都很谨慎,不敢随便拿一个士子的前程开玩笑。
林晨却在刚从九边回来的张维贤和御马监总管太监刘应坤的陪同下,观看早在几个月前就定好的一场比赛。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