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缺的人选。很多人开始奔走串联,为身后大佬壮声势。

    第二日朱由校在乾清宫见到了大名鼎鼎的汤若望。

    此时的汤若望三十五岁,来到中国将近十年了,一口中国话讲的很流利。只是南京教案之后,明朝就禁止了传教士的传教活动。他们也只能暗地里传教,汤若望的身份也只是西方的学者,不过现在小有名气,他准确的预测了两个月食的出现,还制作了一些天文仪器,以供人参观。

    只是现在的明朝对于西洋奇淫巧技没有兴趣,大家感兴趣的也就是火炮而已。汤若望又开始自学火炮制作以求得到上层的关注。

    昨天徐光启到了他的住处,告诉他大明皇帝要见他。汤若望激动坏了,认为这是上帝保佑,自己的传教行动有了新的转机,因此准备了很多东西,要打动朱由校。

    “神圣罗马帝国学者汤若望叩见大明皇帝陛下万岁。”汤若望对于入乡随俗这句话理解很深刻,知道中国的礼仪,见了朱由校拜倒在地叩头说道。

    “汤先生请起,赐座。”朱由校对这个洋人很有兴趣,当下说道。

    “多谢皇帝陛下。”汤若望起身,躬身低头,屁股浅浅的坐在了凳子上。

    “朕对于西方科学一向有兴趣,只是朝中懂得大臣不多,听徐师傅推荐你,便叫你进宫来。若是你真有学识,朕可以让你做一个侍讲,这是一个从五品的官职,在地方上也能管理几个县。”朱由校说出来叫他来的目的。

    “多谢皇上恩典,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听到皇帝这么说,汤若望更是高兴,几品官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经常接触皇帝。

    “你都擅长什么学科?”朱由校笑着问道。

    “我擅长数学和天文,对于机械力学、化学、地理也有研究。”汤若望老老实实的回答道。

    “数学一道,我们中国也有研究只是一直没有形成统一的学科。加上科举考试并不考数学,读书人多以四书五经为主。即便如此,我们的数学研究也颇有建树,只是没有统一的整理过。如果你不嫌麻烦的话,可以试着整理一下。”此时的中国整体上和西方已经处于差不多的科技情况,不像以前那么领先,也不像清朝之后大大落后。

    “对于中国的科举制度,我们西方人很羡慕。这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普通人通过努力学习,可以取得身份上的变化,改变自己的命运,在西方我们一直都靠着继承制度,普通人想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很难。”汤若望顺着朱由校的话说道。

    “这也是中国皇帝为了改变挑选人才的途径,经过几百年才摸索出来的。中国比西方的国家都大得多,需要的人才的很多。如果被少部分人掌握了知识,中国社会都不好运转。相对而言,西方国家皇权很弱,各个领主拥有很大的自主权,他们需要的人才不多,这是最本质的区别。”对于这个问题,朱由校不需要多想都能知道原因。

    “看来皇上对于西方也有了解,情况确实像皇上说的那样,比如我们神圣罗马帝国,拥有200多个独立领主。整个国家也不过有中国的两个省那么大,独立领主大的有一个府那么大,小的也不过是一个县,甚至不如一个县大。”汤若望恭维了一下朱由校,然后说道。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