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衣裳颜色翠绿欲滴,老胡真是越看越中意。
“也是,五十两才配掌柜您嘛!”
姜朔知道不管是胖掌柜还是罗生,都是极好的人,这几日若不是有二人,日子想必会糟得多。
于是姜朔把行囊背好,上前给了胖掌柜一个热烈的拥抱。
“现在的小伙子就是矫情。”
老胡一脸嫌弃,摆手让姜朔快些走。
走到门口处的姜朔忽然想起了什么,回头冲掌柜的喊道:
“掌柜的你再配个相同的帽子定会更精神!”说完坏笑着跑了。
老胡沉思了许久,觉得姜朔说得有道理:
“过几日得再去‘蔡记’做顶绿~帽子。”
临行前怎能不去喝完鲜香的糊辣汤呢。
此时,糊辣汤铺子的老板几日不见姜朔了,对他甚是想念,不知道这少年郎何时再来读书。这几日,久久不见姜朔的妇人们茶不思饭不想,日日念着那俊哥儿,若能见上一面,看上两眼亦是足矣。
老板看着妇人们憔悴的面容,心中甚是难受。
于是乎,这日清晨,当我们的俊俏少年郎姜朔出现在糊辣汤铺子前时,铺子老板脸上顿时盛开了菊花般的笑容,让姜朔有一种掉头就跑的冲动。
这几日锲而不舍等在此地的妇人们更是仿佛见到了百花盛开,坐得离姜朔稍近的,更是激动得险些昏了过去。这群二三十岁的妇人们个个眼神迷离,嘴里喃喃说着:“啊,来了,来了。”
于是,在喝着糊辣汤时,姜朔感觉到妇人们离自己越吃越近,频频暗送秋波。
在这样一个深秋的清晨,十六岁的少年姜朔浑身燥热,连续三次尝试入定失败,不知是何原因。
吃完早饭,姜朔原本欲至周灵官府邸道谢,却被告知大人忙于阅卷,不在府上,只好作罢。
今日且归去。
在千里之外的江城,姜朔破落的小院子里一名俏丽少女拿着扫帚,用专属女孩子的细腻,细致地打扫着屋里屋外。
正是聂诺诺。
她此刻穿着极简朴的衣衫,不过却丝毫掩饰不住其明媚的丽容,聂诺诺挽起半截袖子露出皓白藕臂,发髻挽起,直像初嫁人的小媳妇。
她要用她自己的行动等候着那个男人归来。
当姜朔在宽阔的澜江上漂泊着进行十日之久的归途时,考官们正焦头烂额着。
余扬八座属城的卷子c清气玉瓶仅用了三日,就由甲士骑着异骏送至了余扬。
卷子于余扬城中按照地区分类,不管考生于何处秋试,他的卷子都会被归属至他的出处,分好类后,才开始批改。
亦就是说,在余扬城进行秋试的姜朔的卷子亦会分放到属于江城的那一处卷子里,再进行批阅。
按规定,考卷需在二日内批完,五日内定榜,十二日后将是放榜之日。
清气的检测自然有特定的刻着玄奥法纹的法器去测定,提取清气的石塔正是法器的一种,但第一日的卷子却需人为批阅。
因此,与考生们的恣意放肆不同,几名考官与几位学究披星戴月,进行着枯燥而繁重的阅卷工作。
孙炎正是其中的一名学究,身具“辟种”,年至五十,是余扬城中众多灵塾中的一位先生,在余扬亦有些地位。
他此时负责着八座属城当中两座的考卷,其中就包括了江城。
与其他阅卷人不同,几百份卷子在前,孙学究神色极为不耐,批改得极其敷衍,许多卷子皆是随意瞥了几眼,给个极低的档次,便算是完成了一次批阅。
他有一种身为余扬城民的优越感,在他眼中,这些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