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祚一心只顾念着辽东城里的事情。
傅采林遇袭受伤,这事情瞒得过别人,却瞒不过他。
作为高丽北方地区最强的实力者,渊太祚在辽东城里自然也是有不少亲信的。
虽然还在行军途中,但在那件事情发生之后,便有海东青作为讯鸟将情报送到了渊太祚的手中。
“什么?傅大师居然遇袭受伤?难道是中原的宁道奇出手了?不应该啊宁道奇那家伙不是一直都跟着静斋混么!静斋对我们打杨广的行为应该是默认的,她们在后方也帮了我们不少忙,怎么一下子就!不对,应该不是宁道奇出手难道中原又出了什么武道大宗师?”乍然听闻这个消息,身着一套华丽鱼鳞金甲的渊太祚先是不相信,随即又进行了一连串的怀疑。
不过,海东青送来的情报太少了,关于傅采林的消息也就这么一段而已。渊太祚知道傅采林受伤,但伤得不是太重,只断了几块骨头,掉了一点血肉罢了。
这都是纯粹的外伤,以傅采林武道大宗师的修为,这等外伤他不需要多少天就能恢复如初。
渊太祚并不担心傅采林的伤势。
在随意做了一番猜测,发现自己终究不得要领之后,渊太祚干脆放下了这等心思。
傅采林受伤是一个事实,这个事实已经是过去式了。
渊太祚接下来想便是如何利用这个事实为自己谋划一点好处。
和所有的高丽人一样,渊太祚对大隋充满了厌恶和羡慕。他厌恶大隋一点好处也不肯给自己占,羡慕大隋竟然拥有天下那么好的膏腴之地。
“中原实在是太大了。大隋也是太强了,还好他现在乱了起来。否则,我们还真不好怎么样!”渊太祚经常对此感到恐惧,他由衷的希望大隋或者说中原能够一直乱下去,最好像南北朝乃至更早一些的东晋十六国时期那样乱个几百年。
“只要中原一直混乱下去。说不定,我们高丽也有饮马黄河,投鞭长江的那一天呢。”渊太祚如此想道。
尽管他也明白这很难,但无论是他,还是傅采林,在对待中原的行动上,都是保持一直态度的。
只是,在眼下他与傅采林有些小分歧。
在眼下对待大隋的态度上。
傅采林认为高丽在和大隋战争也已够疲惫了,面对杨广的疯狂,高丽这边应该稍稍退让一点,在名义上给杨广一些甜头,让他就此退去,给高丽一个喘息的机会。
但渊太祚,确认为大隋国内烽烟四起,杨广差不多已经成为独夫了。高丽这边应该抽调精兵强将给予杨广致命一击。如果能在战斗中直接干掉杨广,那就再好也不过了。
与傅采林相比,渊太祚无疑是激进的。
但这等激进很得高丽王的喜欢。
“大败大隋进而君临天下!”连续不断的胜利让高丽王也有些癫狂了,他心中冒其了不合时宜的妄想。
尽管傅采林早有“命令”,并让高丽王准备称臣的国书以及押送斛斯政回国,可癫狂起来的高丽王在奉承了傅采林的命令之后,仍旧忍不住自己心中的狂妄,而下令让渊太祚领兵跟在傅采林等人的身后,看看能不能对大隋趁机来上一梭子。
对于王上的命令,渊太祚原本也有些为难。
可在接到了傅采林受伤的消息之后,他觉得自己的希望又来了。
傅采林受伤,必定要养伤,而他养伤肯定不能视事——这便是渊太祚的机会。
“必须尽快赶到辽东城!我必须接管那里的一切!”这样的想法才是渊太祚不顾一切强行要求部队夜晚行军的关键。
虽然他也接到了相关的命令,知道隋军在辽东城东南向安置了一支偏军,但他的情报告诉他,这支偏军只有少少的一千来人,而且都是由征发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