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果我们组织夷陵到宜昌一带的百姓修路。你说能不能在四个月之内,将这一段地区的道路铺好。朕是说,从用水泥来铺路,也不用多高的规格,只需一丈宽,两寸厚即可……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那我们物资军械就能运送到宜昌,这对我们进军巴蜀是很有好处的。”

    “如果是用钱粮支付的话,我想应该没问题。只要我们出得起价格……”虚行之思索的点了点头。

    “粮食绝对不是问题。只要他们肯做,我就能够提供给他们所需要的粮食。”李钦微笑的说道:“水泥,竹条,钢筋,石块,砂砾……用这些东西组成的路面,应该足够我们辎重大车通过了。”

    “可以试试!如果我们能够按时完成的话。那我们完全可以做到一边进兵,一边修路。”虚行之轻轻的点头。

    “那样会慢很多,比我们想象的。”岑文本提出了反对的意见。

    “没什么,慢就慢一点。如果李唐想趁机插手巴蜀的话,朕不介意在成都城下和他来一次决战。”李钦淡淡的说道:“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我们已经缓过一口气来。等到我们发动巴蜀攻略的时候,一切都会不同的。”

    他的话语很平静,但平静之中带着从容的自信。

    “这……”岑文本迟疑的想了想,最终还是认可的点了点头:“陛下所言甚是。”

    作为大吴帝国的高层,他清楚的知道在第二代火枪,也就是杠杆式步枪已经完全定型生产的现在,仅以当涂一地的军工厂来说,一个月便能生产火枪四千杆——这还只是军工厂现有的产量。而在当涂,在襄阳,在江陵,军工厂的建设与扩建都已经逐渐接近于尾声,估计下个月就能全面投产。到那时杠杆式火枪的月产量将达到六千杆的规模。

    一个月武装一个神机镇,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从十一月开始一个月就能有六千杆火枪入列,那么等到军队正式攻略巴蜀的二月,四个月的时间,足够李钦军配备两万四千杆杠杆式。

    而一旦将这两万四千杆火枪分发下去,交到熟练的士兵手中,李钦估摸着以这样的兵力配合足够的火炮,或许就能打到成都城下了。

    “时间……只要再有两三个月就好了。”大家都这么想着。

    想归想,做还是要做。李钦这边的野望很好,但能不能实现却不是由他决定的。李钦这边能够做到的只是按部就班的进行,我行我素的进行自己的准备工作了。

    于是,兴统元年十一月初三,大吴募集民工修路的榜文下到了地方,随着一艘艘航船将筑路所需的钢筋、水泥运到夷陵。整个夷陵郡顿时沸腾起来。

    十一月已是猫冬的寒冷季节,但为了李钦提供的每日三斤的粮食,还是有大把的人们愿意在这样寒冷的季节出门干活。

    冰冷刺骨的寒风挡不住他们的热情。不过两下三下,人们便已经热切到额头冒汗,只有脱光膀子才能散热的地步。

    修路,不单单是为了李钦的进军,也是为了他们自己与外界的联系。

    “想要富,先修路!”这一点在这个时代虽然没有人做出总结,但其中的关键大伙依旧有朦胧的印象。

    是以,工程的进展比李钦所现的要快上许多。不过到了十二月底,也就是接近年关的时候,从夷陵到宜昌的这三百里水泥小路便已经在十万百姓的劳作下完成了。

    而随着这一段道路的筑成,李钦军的物资也源源不断的从夷陵转移到了宜昌。

    大军在宜昌集结。

    到了正月二十,小小的宜昌县附近已经云集了吴军的五万兵马。

    这五万包含神机镇的六个,骑兵镇的一个,车兵镇一个,炮兵镇两个——在建立帝国之后,李钦将自己的军队重新进行的整合,明确规定了一个镇的兵马就是五千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