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固执,他们认定的事情是很难被改变的。
魏徵已经出师了,王通也不好强扭着要改变他的想法。
“老师认为瓦岗军会败?”听王通如此说,魏徵吃了一惊,小声的又问。
“这个我不好说。”王通摇了摇头:“瓦岗军究竟如何,这还需看李密如何做,翟让如何选择。他们有问鼎天下的机会,也有失去这个机会的可能。上天把机会放在他们的面前,他们能不能把握住,那要看他们自己了。”
“那”魏徵还想说些什么。
但王通开口打断了他的话语:“玄成,你是大人了,有自己的想法,我不可能直接改变你的念头。你可以按照你自己所想去做,但是如果事不可为,你或许可以来南方找我。”
“南方?”魏徵一听先有些愤懑和迷茫,但他很快压下了这些,开始细细的思索,很快便想到一些事情,眼睛一亮:“老师认为丹阳镇将军也有机会?”
“呵呵,这还得看看!天下混沌,前路迷茫,大家都得多走走,多看看!别在一根树上吊死。”王通哈哈一笑,旋即端茶送客。
“多谢老师教诲!”魏徵拱手,带着些许迷茫和王通的一个建议离去了。他并没有见着李钦,也不知道李钦是怎样的人。现在的他只记得李密,只想为瓦岗军添砖加瓦。
在魏徵离去后不久,太原王家的族叔王仲华又来了。他也是就此事询问王通的。
王仲华的年纪比王通要大上十岁左右,满头银发,面容古拙,完全是一副德高望重的模样。七老八十的他本该在家中含饴弄孙,并不该四处晃荡。只是他听说王通想要搬家的举动,心中觉得诧异,顿时跑来看看自己作为很有主见的侄子究竟作何打算。
王仲华是一员武者,也是一位大儒。他是治《易》的,昔年王通曾经向他请教《易经》,两人之间由此也算是有了师徒之情。
“你突然要去南方,可真够让我吃惊的。别用编著文典的说法来糊弄我。虽然这的确算是一件激动人心的文坛盛事,但这点盛事所得的名声,我们王家并不放在眼里。”在王通宅院的后花园里,王仲华拉着王通的手散步,他直接向王通问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你看好那个叫李钦的毛头小子?”
“有盐铁之利,又有大江之险,我觉得他还是有机会的。而且他向我承诺会开办更大的书院,让我教导更多的人才。”面对王仲华,王通没有完全都说出自己南下的原因,却也说出了其中一部分的因由。
“难道我在南边看到的龙气,竟然就应在此人身上?”王仲华听王通所说,心中也是有些不确定了。
他思索一阵,不得要领,便又再次询问王通:“你是打算重复三国诸葛故智么?”
“天下混沌,北方战乱不堪,我去南方也是想求得一份清静。中原可是所有人都想争夺的肥肉呢。”王通看如此答道。
这答案看似答非所问,但其实已对王仲华的问话做了一番解释。
“如此也好!”王仲华点头,接受了王通的解释。他拜托王通:“既然你已经打算这样做了,那就把族里的一些年轻人带上。我王家既然要分散投资,自然得派出相当有实力的人物才行。不能让南边的人小看我们。”
“我明白!”王通答应下来,他告诉王仲华:“我还会在东平待上五天。五天之后,会有巨鲲帮的船队接我们南下。”
“巨鲲帮?”王仲华瞪大了眼睛:“巨鲲帮不是听独孤阀的么?怎么难道是?”
王仲华诧异了一下,心中有所猜测。
“正是你想象的那样。”王通点了点头。
得知了这个消息,王仲华心中对李钦的信心也更加充足了一些。
对于不同的来访者,王通给予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