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小龙女也是一名剑术高手,得到如此珍贵的名剑,自然十分喜悦和羞涩,惹得李清露都有些嫉妒。
看到小龙女得到一把名剑,李清露不缠着季阳去逛街,改缠着他要一把名剑。不过十大名剑多数流落在江湖,汴京也只有三把而已,其中两把在季阳手上,还有一把承影剑则在宰相府第一剑客“袁鸿”手上。
便是季阳剑术高超,也不可能随便去抢人家的名剑。最后被李清露烦的不行了,季阳干脆把龙渊借给她玩,反正在汴京用剑的机会不多。
李清露得到龙渊之后总算开心了,还特意跑去跟小龙女比试剑术,其实是为了炫耀名剑。对于这个主动缠上来的公主,小龙女多少有些讨厌,表面上则十分淡然地接受挑战。
两女在府内比了一场剑术,最后自然是小龙女完胜,把李清露打得没脾气。李清露的武功勉强达到一流水准,跟小龙女完全没得比。不过李清露也是个不服输的个性,败了之后向季阳请教剑术,季阳直接把夺命剑法交给她,之后李清露每天在府内苦练剑术。
夺命剑法乃是一门上乘剑术,仅次于独孤九剑,辟邪剑法这些绝世剑法。李清露练至小成便觉得很厉害了,又跑去挑战小龙女,结果依旧被打得节节败退。
季阳没有理会这点小内斗,因为高太后终于死了,一场风云变幻即将开始。赵煦根据祖宗礼仪哀悼了七天时间,同时派人联络章惇等人,叫他们准备回京。
之后赵煦开始在汴京大肆宣扬变法的重要性,列举先帝宋神宗的丰功伟绩,指出新政的各种好处。面对赵煦的强势崛起,旧党人心惶惶,纷纷暗中制造舆论抑制赵煦的气势。
早朝的时候,苏轼苏辙范祖禹等旧党领袖纷纷上奏章,规劝赵煦不要受小人蛊惑,谨慎变法。他们说了一大堆王安石和吕惠卿昔日变法时造成的祸患,什么华山山崩,旱灾,民间起义,一股脑全部栽赃到变法上面。
不料他们越是这样说,赵煦越是逆反,把礼部尚书苏轼贬到定州当知府。苏轼就是苏东坡,乃是北宋名满天下的文学家,大诗人,也是当朝宰相苏辙的亲哥哥。
苏轼被贬之后立即引起朝廷上下的大震动,人人都知道赵煦要继承先帝的意志,实行新法。剩余的苏辙等旧党领袖,则暗中商量对策,到底如何阻止赵煦。
“皇上要变法,必然提拔昔日变法派的章惇等人,他们一旦上位,我们大家都不好过。”一些旧党官员暗中议论,颇为紧张。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变法也不是死罪,贬到地方当官,没几年又回来了。为今之计,唯有想办法劝皇上打消这个念头。”尚书右仆刘挚道。
“若是能劝服皇上,刘大人也不会被贬到定州,可见皇上心意已决。”尚书左仆吕大防道,苏大人便是礼部尚书苏轼,当他被贬到地方的那一刻,众人便知道皇上的决心。
毕竟苏轼是苏辙的兄长,官位也很高,竟然因为一本奏折就被贬了。
“没办法,看宰相大人怎么说吧。”刘挚叹息道。
旧党人心惶惶,而一些“新党”则纷纷暗喜,皇上再行新政,他们便有了升官发财的机会。变法本来是一件利国利民,利于发展的好事,但是北宋鼎盛时期,官场十分,许多人想借变法谋取私利。
这些所谓的“新党”,不仅对变法没有好处,反而会从内部腐蚀新党。历史上宋神宗和宋哲宗之所以变法失败,这些新党蛀虫功不可没。
“季掌门,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赵煦在书房接见季阳。
“皇上放心,有我亲自出手,定然马到功成。”季阳道。
为防有人路上截杀章惇等新党领袖,赵煦第一次给季阳派发任务,请他去护送章惇等人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