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最快更新重生之资源大亨最新章节!

    薛定谔的猫何时醒来——量子幽灵与神秘主义

    敏敏特木尔

    对于斯蒂芬·霍金来说,作为牛顿在剑桥卢卡逊教席的继承人、爱因斯坦之后的物理学界盟主,如果物理学上还有什么事件让他烦恼的话,那是薛定谔的猫。“——谁敢跟我提起薛定谔那只该死的猫,我就去拿枪!”

    1.是猫,还是上帝的骰子?

    从海森堡的测不准原理开始,量子力学的奇异性一直困惑着人们。1935年薛定谔做了一个世界驰名的猫实险,放大了这种古怪的量子态,直到人们肉眼可见的程度:1小时内某放射性原子的衰变—锤落下—毒药瓶破—猫死;或者原子不发生衰变(与可能衰变的几率相同)—一切无恙——猫活着。通过这样一个实险设计,把量子衰变成不衰变的迭加态(dilemma)放大成了猫的生死处境,在客观上似乎默认了一种死猫与活猫并存的佯谬迭加态。

    作为一只鲜龙活跳被关进箱里的猫,当然既不能不死不活,也不能又死又活——这显然是个谬论,但在观察者打开黑箱,探眼去看之前,这个谬论居然一直存在着!迭加态不肯消失。

    黑箱里的猫是死还是活无人能知,既然计算结果是概率相等,两态并存,那么我们只能宣布此猫不死不活,或者又死又活。——难怪许多科学家对此怒气冲冲,认为这只狡猾的猫简直亵读了科学的神圣,物理学一向表现出的确定性被粉碎,成了一场猜谜游戏。

    直到目前为此,牛顿创建的经典物理体系,在宏观世界(即人类肉眼所及、常识上大于原子、小于日地距离的世界)还是普遍适用。一旦进入微观的量子世界,人们除了惊骇与好奇,简直只能走上神秘主义道路!量子力学的先驱尼尔斯·玻尔曾经指出:谁不为量子力学所震惊,谁就不懂量子理论。在20年代,当量子理论的蕴涵初露锋芒时,巨大的冲击波震动和迷惑了无数颗追求科学的心灵,甚至有科学家为真理的巨大裂变而自杀,甚至爱因斯坦也不敢相信量子是上帝的骰子,而苦心孤诣于论证否定,希图创立“统一场论”,(即量子力学亚微观的原子世界,与广义相对论中的大宇宙世界的统一,)最终证明“西方不败”的爱因斯坦失败了。2002年英国理论物理学家朱利安·巴伯发表新著《时间的终点》,中心论点是:对时间本质的错误理念,阻碍了物理学家们达到“统一场论”的最终目的:因为两种理论各自提出了截然不同的时间概念,而科学家们尚无法协调这两种时间概念,使极小物质包括到极大物质中去,因此人类就不会理解时间和存在的本质。

    如果唯物主义者们愿意相信科学、相信物理学家,请听一听玻尔对量子理论的解释:“外在物质世界的存在不是自身独立的,而是无法摆脱地与我们对其的感知纠缠在一起的。”

    (绝对的唯物将使你无物可唯,如果你不给你的心灵留下一席之地。)而薛定谔的猫,表明了量子力学中幽灵般的阴影正在侵入到日常生活中来。

    2.量子幽灵与平行宇宙

    1996年5月,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的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的Monroe等人用单个铍离子作成了“薛定谔的猫”并拍下了快照,发现铍离子在第一个空间位置上处于自旋向上的状态,而同时又在第二个空间位置上处于自旋向下的状态,而这两个状态相距80纳米之遥!(1纳米等于1毫微米)——这在原子尺度上是一个巨大的距离。想像这个铍离子是个通灵大师,他在纽约与喜马拉雅同时现身,一个他正从摩天楼顶往下跳伞;而另一个他则正爬上雪山之巅!——量子的这种“化身博士”特点,物理学上称“量子相干性”。在早期的杨氏双缝实验中,单个光粒子既以忧美的波粒二象性,轻巧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