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ps:不好意思,相隔13年的同学见面,聚了一天,明天三更补上今天的。     《纽约时报》,是一份在美国纽约出版的报纸,于1851年发行首刊,历史悠久c“血统”高贵,在全世界都拥有很大的影响力。     然而,过于保守,使得这家世界闻名的报刊错失了两次媒体革命。     一次是“电视革命”,鲁伯特默多克出色地把握住了这个机会;一次“互联网革命”,naspers首席执行官库斯拜克尔很好地把握了这个机会。     这两次历史性的机遇,《纽约时报》都做出了错误的抉择。     直到2010年,为了扭转愈来愈疲软c下滑的局面,《纽约时报》才开始探索线上订阅等经营模式。     然而,此时的《纽约时报》已经如同一位“乱投医”的病人,资产负债表岌岌可危,为了维持活力,开始不断抛售旗下资产,执行“瘦身计划”。     2012年,将2005斥资约4亿美元收购的以3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iac;同样是去年,将旗下《波士顿红袜棒球队》的股份出售给朴志勋。因为朴志勋的豪爽,当时《纽约时报》的首席执行官曾透露有意将《波士顿环球报》出售给他的意图。     《波士顿环球报》创刊于1872年,是美国波士顿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于1993年被《纽约时报》以11亿美元的价格收归旗下。早在2009年时,《纽约时报》就有出售《波士顿环球报》的计划,只不过当时只有两位买家收购意愿,给出的价格也只有3500万美元,加上工会的闹事,计划最终遭遇流产。     无疑。《纽约时报》希望“财大气粗”的朴志勋能够给出一个“中肯”的价格。     只是,当时资金有限,朴志勋虽然心动。却也只能婉言拒绝。     年初来美国时,又听闻了《纽约时报》有意公开出售《波士顿环球报》的消息。诞生想要创办流媒体视频网站的想法后,让朴敏雅和团队开始和《纽约时报》一方谈判。     他看中的,是《波士顿环球报》的优质资源c人才c以及拥有这样一家报刊对他在欧美事业的影响。如今,他已经深切体会到波士顿红袜棒球队第二股东身份带来的好处,投资事业不再像以前那样隐隐受到排斥,如果不是有了这层身份,《纽约时报》基本不太可能向他透露想要出售《波士顿环球报》的信息。之前来美国时,他还因此收到不少档次不低的聚会的邀请。     大量资源和优秀人才。对他创办网站能够提供极大帮助!     《波士顿环球报》现在的弊端之一就是员工臃肿,然而,工会又太过强势,曾多次和《纽约时报》爆发矛盾。强行辞退工人,是最下的选择,如果劝服一些人前往韩国工作,无疑是两方都受益的事情。     然而,一朝主客颠倒,《纽约时报》居然狮子大开口,开出了1亿美元的价格!     虽然距离1993年时的11亿美元相差甚远。但这对现在的《波士顿环球报》来说,已经是溢出的高价!当初主动向朴志勋吐露这个消息,就是抱着尽量卖出一个高价的想法。     这段时间。朴敏雅一直在负责与《纽约时报》谈判的事情,只是效果甚微。     《纽约时报》似乎吃定了他们,始终不肯松口。     朴敏雅对《纽约时报》把自己一方当“冤大头”的行为,很是气愤。     “就是这样了!”朴敏雅讲述一遍《纽约时报》谈判组的“可恶嘴脸”后,仍是余怒未消地说道。     难为她了。     自上学开始,一路顺风顺水,帮助朴志勋白手起家,虽然后来风头被朴志勋掩盖,但却是她心甘情愿。只是。她藏在骨子里的骄傲,比朴志勋更甚!对《纽约时报》的这种态度。极为不满。     “《纽约时报》就是这样,固执c保守。像是顽固不化的乡下贵族!”朴志勋笑了笑,安抚她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