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也随之离开了石面,竟给人一种飘浮的感觉。

    陈长生知道这是错觉,这是神识与天书陵发生联系之后,对真实视界的一种干扰。小时候在西宁镇旧庙里读道藏的时候,他看过很多国教前辈对观碑的记载,所以对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并未感到吃惊,而依然保持着绝对的冷静。

    所谓变化其实没有任何变化,那只是光影的改变,客观真实还在那里。

    无论阴晦还是暴雨,无论石碑上方有没有这座庐,无论碑面是湿还是干,看着是幽暗的,还是刺眼的,碑始终还是碑,碑上的那些线条,始终还是那些线条。然而碑文与民间流传的那些拓本相比,最大的区别不正在于这种变化吗?

    位置是相对的,外显也是相对的。

    位置随参照物的位置变化,外显随环境而变化。

    想要确定位置,便需要确定所有参照物的位置。

    想要观察到不变的客观真实,是不是首先便要看懂环境对客观真实的改变?

    观碑者需要读懂的信息,需要明悟的道理,是不是就隐藏在这种变化里?

    站在庐前,陈长生看着碑文,保持着相同的姿式,很长时间都没有动。

    朝阳已然全部跃出地平线,朝霞远看着天书陵,送来一片暖意,晨林里的寒意渐渐被驱散,天书碑的侧面被染红,很是美丽。

    看着石碑边缘的那抹红,陈长生闭上眼睛,静了会儿,然后转身。

    他不再看碑,而是望向碑庐四周。

    林梢已经被尽数染红,仿佛将要燃烧,远处那些若隐若现的碑庐,更难确认方位。他从陵下走来,到了这第一座天书碑前,路便到了尽头,再没有路通往别的那些天书碑,然而都说天书陵只有一条路,那么这是什么意思?

    朝阳燃烧了林梢,红艳的光辉照亮了庐侧先前一片幽晦的山崖,这时他才看到,崖上刻着几行字。

    与难以理解的天书碑不同,那块崖间的文字很好明白,因为用的是所有人都看得懂的文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淡荷丛一段秋光,卷香风十里珠帘。”(注)

    这首诗是两千年前的道门之主,初次入天书陵观碑时心有所感而写。

    天书陵的第一座碑,也从此有了自己的名字:照晴碑。

    ……

    ……

    从来到碑庐前到离开,他只看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便转身离开,而且没有犹豫。

    离开照晴碑,顺着山道向下方走去,转过一处山坳的时候,他看到了折袖,看时间,折袖应该在这里已经站了会儿。

    折袖微微挑眉,明显没有想到他这么快便要离开。

    “我不喜欢热闹,不想和人挤在一起看碑。”陈长生给出一个没有什么说服力的解释,看着山下远处林里隐隐飘起的炊烟,提醒道:“大家都已经醒了,如果你想观碑的时候没人打扰,最好快些。”

    折袖点点头,向山道上方走去。

    陈长生看着他的身影,犹豫了会儿,说道:“我觉得不用看太长时间,没有什么用处,而且可能有坏处。”

    折袖没有理他。

    陈长生继续向山下走去,又在山道上遇到一个穿着白衣的中年男子。

    他认出中年男子便是昨日给众人讲解天书陵规矩的碑侍们中的一位。

    想着这些碑侍将青春与生命都奉献给了天书陵,众人都有些敬意,他也不例外,恭敬行礼。

    那位中年男子没有还礼,甚至连头都没有点一下,却也没有离开,而是神情漠然看着他。

    陈长生觉得有些不安,问道:“前辈有什么吩咐?”

    “你就是陈长生?”那名中年男子看着他问道,语气很冷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