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担心赈灾粮款不够,这些日子以来更是到处奔走,为我们潞安府百姓筹措赈灾钱粮,钦差大人代天子巡视,多尊贵的身份?为了百姓安生,竟是不惜到处低头求人而今日,为了带领大家灭蝗,更是在天地见证下,愿以一己之力承担天罚这样的官,会是贪官吗?”

    张道全虽然不过是个神棍,但在潞安府的声望却比张琦成高多了,随着他表明态度,百姓们终于信了,并在张道全的带领下,向着赵俊臣欢呼起来。

    “赵大人好官啊”

    另一边,郭麟祥等晋商,竟也凑趣跟着喊了一声。

    赵俊臣看了张道全一眼,微微点头以表示赞赏。而注意到赵俊臣的动作,张道全心中暗喜,知道自己押注押对了

    。

    而此时的张琦成,却要多难受有多难受,与百姓不同,他虽然没有证据,但通过各方渠道,却是十分清楚赵俊臣根底的,如今见赵俊臣如此愚弄欺骗百姓,自是气愤难当,而周围百姓看向他的怪异眼神,更是让他很不舒服。

    甚至于,连身边那些一贯与他交好的同窗学子,此时看向他的眼神,也多了一些怀疑。

    经此一事,至少在潞安府内,他张琦成“莽撞冒失,没有主见,只知道人云亦云,连圣人之言都没有读通”的评语,已经算是落定了。

    看着周围百姓们正对着赵俊臣欢呼,百官c商人c乡绅们不知何时已被赵俊臣控制,对赵俊臣惟命是从,而赵俊臣却冷静的站在祭台之上,没有任何表示,只是默默的看着这一切,张琦成突然觉得恐怖。

    “这个赵俊臣,为人卑劣,又有如此手段,大明江山,迟早会祸害在他的手中”

    这就是张琦成此时心中最真切的想法。

    这般想着,赵俊臣没有恼羞成怒,但张琦成反而恼羞成怒了,指着赵俊臣大声叱喝道:“赵俊臣,你这个贪官奸臣你以为瞒得了一地之百姓,就能瞒的了天下百姓吗?你以为瞒得了一时,就能瞒得住一世吗?赵俊臣你的真实嘴脸,迟早会的”

    他的声音如此之大,竟是压下了周围百姓的欢呼声,传入了赵俊臣的耳中。

    赵俊臣看了张琦成一眼,对着祭台下的百姓喊道:“大家静一静”

    当祭台周围终于安静了下来后,赵俊臣扬声说道:“百姓们,本官知道,这些年来,因为有人恶意诽谤本官,本官在民间的传闻并不好,但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本官如今就站在这里,大家可以借着这次机会,看看本官究竟是清官还是贪官,此次潞安府虽然蝗灾泛滥,大家颗粒无收,但本官保证,绝不会让任何一位百姓吃不上饭,饿死街头,否则,不用其他人诋毁,本官就承认自己是个贪官”

    对百姓而言,灾荒年代,没有是比“吃得上饭”还要更大的实惠了,所以在听到赵俊臣的保证后,百姓们欢呼声更大了,隐隐间,有“青天”的呼声此起彼伏。

    这个时代,清官的门槛极低,只要你能让百姓活得下去,那你就是青天大老爷

    看着百姓们的反应,赵俊臣满意的点了点头,他知道,他那满天下的狼藉名声,从今天起,至少在潞安府境内,就要彻底扭转了。而以潞安府为基点,天下百姓们对他的看法,也会慢慢改善,赵俊臣的目的,总算是初步达到了。

    不过,满意归满意,赵俊臣此刻的心情却并不开心,因为他并不喜欢愚弄百姓这种事情,但为了扭转自己如今的不利形势,赵俊臣却又不得不这么做——他如今的名声太差了,如果再不扭转,就当真“不杀不得以慰天下”了。

    满意c愧疚c无奈,或者还带着一丝得意,赵俊臣如今的心绪,颇为复杂。

    另一边,刘长安见大势已定,心中佩服之余,连忙向赵俊臣问道:“大人,这张琦成破坏祭祀,污蔑朝廷官员,罪大恶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