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得我等相助,扑杀蝗虫之事,绝不会再有阻力。”

    何曾点头附和道:“即使有阻力,大人也不用担心,自有我等替大人摆平,绝不劳大人您烦心”

    一众晋商也跟着纷纷应是。

    “如此自是最好。”赵俊臣笑着点了点头后,却又皱起眉头,说道:“然而,本官之顾虑,还不仅仅如此,如今因为蝗虫的缘故,潞安府的百姓们亦是颗粒无收,朝廷有心救济,奈何心有余而力不足,发放的赈灾粮草虽然不少,但灾民却是更多,一旦因此而生出乱子哎,自古大乱,皆源于流民啊”

    赵俊臣话声未落,陈兴公已是起身说道:“还请大人安心,我等手中尚囤积着些许余粮,如今潞安府蝗灾,正是我等回馈百姓的时候,绝不会让潞安府境内有任何一个百姓饿死的。”

    郭麟祥考虑的更周详,接着说道:“更何况,将来四川盐务之事一旦交由我等晋商负责,那四川也需要很多人手,正好可以从潞安府灾民中选拔,如此一来,潞安府就更不可能生出乱子来了。”

    赵俊臣笑了,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本官也就没什么可顾虑的话,待本官一回京城,就把奏章呈给陛下,不过四川盐务牵扯到方方面面,必然会有人反对,到时候你们也要多加联络亲近的官员,省的本官势单力薄,无法成事。”

    “这是必然,还是大人放心。”

    听到赵俊臣的承诺后,一众晋商皆是大喜,齐声应和道。

    赵俊臣沉吟片刻后,又补充道:“不过,话又说回来,本官之所以提议四川盐务改革,就是因为想要增加朝廷收入,所以你们今后必须要先保证朝廷的税收,否则日后必然后招人口舌的。”

    郭麟祥保证道:“这是当然,我等知晓大人您如今主持户部,掌管天下钱粮,所以必然不会让大人您为难的。”

    赵俊臣点了点头,笑道:“既然如此,本官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对了,这几日潞安府各地的耆老乡绅们已是齐聚到知府衙门,本官准备见一见他们,商议一下蝗灾之事,你们可有兴趣与本官一同前去?”

    晋商们对视一眼,知道赵俊臣这是想要借他们来压服那些耆老乡绅,正有求于赵俊臣,自是没有不答应的道理,于是纷纷点头应是。

    在去知府衙门的路上,赵俊臣坐在轿子中闭目养神,许庆彦步行跟在轿子旁边,而一众晋商也纷纷坐着轿子,跟在后面。

    没走多久,赵俊臣就听到许庆彦在轿子外面抱怨道:“少爷,盐的买卖多大的利润,你怎么平白无故的交给那些山西商人了?”

    显然,这般埋怨,许庆彦已是忍了很久,对许庆彦而言,哪有把赚钱的生意送给其他人的缘故?

    赵俊臣摇头笑道:“你啊,也算计的太仔细了,四川盐井想要开发出来,即需要大量的银子,也需要充足的开采机会,甚至还需要丰厚的人脉,咱们准备不足啊,更何况四川天高皇帝远,咱们也没时间照看,既然如此,还不如交给那些山西商人。”

    许庆彦声音中都带着肉痛,说道:“但也太便宜他们了。”

    赵俊臣说道:“要把目光放长远,咱们这次的收获也不少了,甚至算得上是一举多得,不仅潞安府的救灾赈灾再无阻力,咱们也能因此而赚个好名声,更重要的是,少爷我如今有心在朝廷和地方网罗一批朋党与盟友,那些商人有钱有粮,有他们帮着赈灾,潞安府上下官员在赈灾之余,都能得到不少好处,并会把这些好处归功于咱们的头上,等蝗灾结束后,请功折子一上,他们今后与咱们也算是一条船上的人了。而与那些晋商交好后,还能得到朝廷中那些与晋商交好的官员的好感,今后咱们在朝廷中也不算是势单力薄了。”

    许庆彦说道:“但是,如此一来,岂不是要得罪了那些徽商和浙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