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无缥缈,乃是可遇而不可求,能遇到一次仙迹就已是万中无一的机缘了,又如何还能妄求更多?所以臣依然还是无法赞同陛下您在这种事情上耗费过多精力!”    许多时候,故意让上司拆穿自己不含恶意的小心思,借此来彰显上司的睿智高明,然后表现出一副无可奈何的钦佩,乃是最好的讨好手段。    赵俊臣亦是深谙此道。    所以,此时听到赵俊臣的再次劝阻,德庆皇帝依然不觉得生气,只会挥手打断了赵俊臣的劝阻之言,道:“朕意已决!这件事情你就不要再劝了,朕这次没有怪你刻意隐瞒消息就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朕也不瞒你,朕这次微服私访不仅是想要体察民情,也是想要前往‘同济庙’寻访仙踪,朕的想法早就与你说清楚了,你劝也劝不住!更何况,你又如何能确定朕这次前往‘同济庙’的事情,就不是仙人刻意安排的机缘?”    说完,德庆皇帝也不再理会赵俊臣的劝阻,直接向张德吩咐道:“去‘同济庙’!”    张德身为德庆皇帝的近侍太监,这个时候自然是不会理会赵俊臣的态度,听到德庆皇帝的吩咐之后,当即是扬鞭驱马、驾驭着马车向着京城西郊方向而去。    *    却说,马车再次驶动前行之际,赵俊臣满脸都是无可奈何,也就一直都是沉默不语,车厢内的气氛也是稍显沉闷。    然而,德庆皇帝却不打算放过赵俊臣。    斜目看了赵俊臣一眼,德庆皇帝很快就打破了沉默,问道:“其实,朕也是昨天才收到消息,知晓了‘同济庙’内暗中供奉‘南海三圣’的消息,但你为何能比朕更早收到消息?若不是你刚才无意间显出破绽,朕只怕也无法察觉到你已经提前收到消息的迹象。”    赵俊臣再次叹息一声,实话实说道:“既然瞒不过陛下,臣也不敢隐瞒......其实,臣与‘同济庙’大住持张道全已是相识一年有余,‘同济庙’能来到京城境内传教,也全是因为臣当初资助了他一笔银子的缘故。”    德庆皇帝开始关注“同济庙”之后,有些事情肯定是瞒不住,必然会被查出来,所以赵俊臣也打算趁机“坦白”——自然是半真半假的那种“坦白”。    德庆皇帝这次是真的没有想到,赵俊臣与“同济庙”之间竟然还有这层关系,顿时是皱眉问道:“究竟是 求书请后台告知管理员.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p>怎么回事?你细细向朕讲来!”    赵俊臣解释道:“陛下您还记得臣前年曾去山西潞安府赈济蝗灾的事情吗?该地的百姓尚未开智,只把这场蝗灾视为是蝗神的惩罚,哪怕是蝗虫铺天盖地、吃尽了田地里的粮食,百姓们依然是不敢扑灭蝗虫,生怕会进一步得罪蝗神,臣当时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只会让这场蝗灾越闹越大、甚至是影响到周边府县,于是就决心灭蝗,但又担心百姓无法理解激发民变,所以就想到了一个法子,那就是以教治教,搬出一尊地位更高、影响力更大的神灵表态支持灭蝗,这样一来百姓们也就不怕得罪蝗神了!”    德庆皇帝点了点头,道:“这倒是一个好法子。”    赵俊臣继续说道:“但等臣询问了潞安府的宗教情况之后,却发现该地影响力最大的宗教并不是佛道两教,而是这家‘同济庙’,臣当时也没有多想,直接就寻到了‘同济庙’的住持张道全,让张道全站出来表态支持灭蝗,谁曾想这个张道全竟是软硬不吃,只是提出了一项交易,让臣出钱资助他把‘同济庙’搬迁到京城境内传播教义,然后他才会出面表态支持灭蝗,臣当时也拿他没办法,只好是同意了这项交易,于是也就成功扑灭了蝗灾,然后臣信守承诺交给他一笔银子、让他得以把‘同济庙’搬到京城境内......    但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臣损失了一笔私财,再加上‘同济庙’的教义太过于荒唐,所以臣一直都不喜欢‘同济庙’,甚至还曾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