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所以刘澜在改革之初,就把铸钱的权利收了回来,不过他居中取了上交到郡,也就是太守去负责铸造五铢,而将军府也就是内阁的金曹进行监管的传统模式,可这样的货币政策刘澜清楚一定要改变,也必须要改变,因为现在的货币政策只会给他的新政拖后腿,而不可能起到任何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可是要进行改革,可没那么容易,就他对三国时期的货币政策的了解,并没有多少参考价值,先说曹魏,现在的曹操一直都是以布帛为币,他选择的方式无疑是最便已的方法,可这又导致了曹操治下逐渐形成了以谷帛为币,也就是最为原始的以物易物的交易模式出现。

    而造成这一原因,有很多方面,综合来说首先是庄园经济,也就是世家与富农的生产方式保障了他们能够自给自足,可以说在他们这个群体里,不管是从生产还是到最后的交换都可以直接在内部进行。

    而第二种则是因为战争,曹操治下直接征收事物划算还是征收五铢划算和便捷,这种问题想都不要想,自然是食物更划算,就拿粮食来说,如果是征收五铢,那就必须再花钱去购买,对于战火连天的这个年代,实物更为便捷。

    而最后的一个原因自然就是董卓铸造的小钱,使得货币贬值严重。通货膨胀严重,以至于出现了长安谷一斛五十万钱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曹操去收取五铢钱再去买粮,可能只够他买几斛谷物。

    当然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一直存在,就好像当曹操拜相之后,便第一时间废除了董卓的小钱,重新推行五铢。不过因为推行五铢的数量有限,所以在他的治下就有了钱少物多的现象,所以使得粮食布帛等实物价格降低,并保持相对稳定。

    但是到了曹丕,五铢钱又被取缔,说白了曹丕这样做的原因还是因为战争,而要发起战争,那就离不开粮食与布帛等实物,而到了曹丕登基称帝的时期,整个天下的人口已经锐减,粮食产量非常低,所以在粮价居高不下的情形下,直接收取五铢钱显然是不符合当时的环境。

    而到了明帝曹睿时期,他又下令使用五铢钱,废除谷物布帛这样以物易物的传统货币模式,为何?原因只有一个字,贪。

    刘澜从来都不怀疑一件事,那就是任何政策的诞生,在当世一定是非常符合统治阶级利益的,换言之对他们有利,在能吃肉的同时也会让百姓喝汤,可是随着发展,一切政策显然就显得无比落后,甚至不符合挡下的社会环境了。

    而用谷物布帛为货币,在曹丕时期无疑是符合当时的社会大环境的,可是几十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