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管是王修还是黄忠,两人都是官场老江湖,都深明为官之道,就说黄忠,他借尸还魂到了荆州,瞒过了所有人。

    离开许都,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但终归到底最大的问题还是在曹操身上。

    可以说这世上骂刘澜c骂袁绍众多,但那曹操就当真是忠心耿耿之臣?显然不是,虽然很多人都把他看做中兴之臣,但他却不这样认为,虽然他到现在没有篡权之实,不像董卓,李傕c郭汜那般过分,但同样也是当皇帝为无物,早已逾越了君臣之界,虽然他嘴上说的好听,现在以戡乱为要务,待天下大定在还权天子,可这样的承诺又如何能够保证,他现在都不把天子放在眼中,不愿交出权利,到时天下当真被他平定,让声望权利都达到巅峰的曹操交权?

    痴人做梦。

    而如果说曹操不忠,大奸似忠的话,又不尽然,因为他与董卓,李傕c郭汜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虽然他们忠,都不是对皇帝之忠,甚至不是对汉室江山之忠,但现在来说,曹操并没有像此三人那般过分,可以说曹操与他们最大的区别,也许就是他更看重现在的权利。

    当然了,曹操与这三人之所以不同,也许正是吸取了三人的经验,经过这三人,他看明白了当今天下的形势,虽然天下各地都在唱衰汉室,可他明白,汉室并没有真正到崩溃边缘,从身边之人的反应就能看出来,所以曹操断不会再犯董卓等人的错误,反害了自己。

    反正就算他不反,现在在许都虽然没皇帝之名,但所作所为却有皇帝之实,如果造反,那现在的这点利益,不就都成空了嘛,换做是谁,也不会多此一举,把自己陷入绝境。

    所以,通过种种迹象,黄忠果断离开,不愿乘上曹操这艘船,因为按照现在的情况发展,他最终的结局只有两种,要么就是落得一个霍光的结局,死后全族被杀,要么就是第二个王莽,篡汉而立,所以黄忠出走,是他认为明知的选择。

    而至于投效刘澜,绝对是机缘巧合之下做出的决定,虽然世间对刘澜所表露出来的野心评价比曹操还要不堪,但通过了解之后,虽然刘澜也遮遮掩掩,但是却并没有否认逐鹿中原的想法,这一点对黄忠来说,确实要比曹操要更好一些。

    虽然他知道这是因为曹操和刘澜两人位置的不同而造成的结果,但这绝非关键,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其实是因为刘澜对治理郡县所表现出来的才华与头脑,对比腐朽的大汉朝,与曹操治下的兖州,刘澜治下表现出的勃勃生机让他看到了改变的希望。

    现在的天下,已经到了必须要改变的时期,但不管是袁绍还是曹操,都没这个能力,也许这就是刘澜身边为何会汇聚如此多人才的原因吧,不仅在治理国家这一项让他看到希望,更在军事上,让他看到了其最终必会逐鹿中原的可能。

    而这一点,与王修又完全一致,王修彻底转投刘澜,绝不是因为孔融,而是被刘澜个人说折服,而自古以来,散财聚人,这一点刘澜几乎是天下各路诸侯做得最好的,从早期在辽东就能看出,现在刘澜的左膀右臂几乎都是那个时期投军之人,可以说这是刘澜成功的关键,有这么一帮忠心耿耿之人辅佐,他自然要高看一头,真说起来,曹操在散财聚人这一点上表现的也很不错,不过他起家那还是靠着本族,说白了和袁术兄弟的没区别,但刘澜不同,他就是一介白丁,但能有今天,无外乎四个字:用友者霸。

    在加上对刘澜的观察,这样的人确实值得辅佐,而且他也并不是那欺世盗名之徒,他能有今日,每一战下来的战功虽然有真有伪,但不管被传得如何神乎其神,偏离真相有多远,但有一点却是笑到最后的那个人,始终都是刘澜。

    而有着一点,就足够了,王修为此要投效刘澜,自然是情理之中,而且如果他不投效刘澜,他也不可能这么安心的留他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