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鹤龄,你在想什么?”

    黄忠伸手拍了一下唐青的肩膀,问道:“这都过去半个月了,距离红薯成熟还有四个多月,你急也没办法啊!”

    关于红薯成熟需要五个月的时间是刘曜记错了,一般的红薯从生长到成熟,也就四个月的时间。

    土豆与南瓜的生长周期也基本上如此,只不过有的品种早熟,也有的晚熟,但大都在四到六个月。

    “我看他不是着急,而是还没有理解大王如此安排的目的!”王越停下了脚步,回过头看向唐青道:“是也不是?”

    见唐青选择沉默,王越接着道:“黎、蕉二洲距离神洲有数万里之遥,究竟此红薯是不是大王所说的那种红薯,仍需要验证。别的不说,鹤龄你能平安归来,已算一大幸事也!”

    唐青感到不爽也在所难免,这不仅仅是刘曜一个人对他从海外带回来的仙种有所怀疑,全天下的人恐怕大多数也会下意识去怀疑。

    毕竟,能够让天下人永远不再遭受饥馑之苦的仙种,它终究是仙种,不亲眼见过、吃过、确定过,谁会轻易相信?

    对此,唐青能理解。

    可让他心中郁结的并不是刘曜怀疑仙种的真伪,而是那些因为适应不了海上生活,而病逝的水手们!

    一想到那些人临死前的不甘与悲愤,唐青的心就越发的难受!

    他觉得那些人死得太窝囊!

    他希望刘曜能够给那些死在海上的水手们一个交代,可他左等右等,迟迟等不到这个交代。

    这让他饱受折磨!

    “唐校尉,大王口谕,还请速来接谕!”

    就在黄忠与王越开导唐青的时候,一个身高七尺六寸的黑脸传令官,骑着一批高头大马,在两名骑士的护卫下,来到了试验田区之中的砖块路上。

    大声召唤唐青的人,便是为首的传令官。

    “神舟校尉唐青,见过曹侍中!”

    唐青迎上早已下马等候的传令官,连忙见礼道。

    “文成殿侍中曹操,见过唐校尉!”

    早在数月前就已经回归朝廷中枢,成为刘曜文成殿侍中官的曹操,抖擞精神,赶忙回礼。

    王越与黄忠两人也随之与曹操见礼,曹操同样十分得体的与两人回礼。

    侍中一职自秦始置,是列侯以下至郎中的加官,没有定员,为丞相之史,以其往来东厢奏事,故谓之侍中。

    两汉沿置,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与闻朝政,逐渐变为亲信贵重之职。

    历史上,自晋以后,侍中曾相当于宰相。到了隋朝的时候,因避讳改称纳言,又称侍内。等到唐朝时恢复了原来的称呼,为门下高官官,乃宰相之职。一直到南宋时,侍中官才被废除。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侍中、左右曹诸史、散骑、中常侍,皆加官……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

    可以说,侍中乃是君主近臣,掌管君主的车、轿、衣服、器物等,甚至还负责给君主端尿盆。但也会参与朝事,因此官因身居君侧,常备顾问应对,地位渐趋贵重。

    历史上,汉武帝时因侍中莽何罗图谋行刺,于是命令侍中出居宫外。等到王莽执政时,侍中又能居与宫内,再到东汉章帝时侍中又再次出居宫外。

    有关侍中官的名额,秦汉时期侍中无定额,全凭君主喜好,后面魏晋时期定为四人,加官者不在限额内,职责与秦汉侍中不同,虽仍在近侧,而不任杂务,与散骑常侍同备顾问应对,拾遗补缺,遂成为清要之官。

    对于侍中,刘曜没有授予太大的权力,以王令的形式,给侍中定下了“侍从左右而出入中宫,顾问应对而参政奏事”的权力,除此之外,无一切实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