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好,我还不信,这下我信了!”
“我若能生活在益州郡该多好?”
“百姓集团商社何时来我们郡开设医馆、镖局、商场啊?”
“淋浴和马桶简直太贴心了!必须买回家!”
......
由益州郡发出的剧烈震动,令越隽、永昌、牂牁(zāngkē)、九真、日南、交趾、郁林、合浦、苍梧等西南九郡的百姓,越发的想要了解百姓集团商社。
就这样,大量的外来人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自发的从四面八方涌入了益州郡。
刘曜原计划是等过两年,手里有兵有马,能勉强自保的时候,再开启中南半岛三角洲平原垦田计划。
但在延熹四年年底见回归的刘传喜后,他改变了主意!
刘传喜告诉刘曜,他之所以能在凉州购置牧场,买到马匹,顺利建立马场,多亏了陇西郡刺史从事董卓帮助!
董卓!
“我的人在凉州搭上了董卓这条线?”这是刘曜当时心中的第一个念头。
他记得历史上的董卓比刘表大十岁左右,年轻时喜爱行侠仗义,跟羌人首领的关系不错,成年后在老家的郡府当过官吏,属于地方豪强。
刘曜没记错的话,恒帝驾崩那年,羌人叛乱,董卓当时担任军司马,才算正式步入军方系统。
他穿越那年发生了朱达造反的事件,是公元157年,至今已过去五年。
而他记得汉灵帝是公元167年上位的,也就是说五年后恒帝才会驾崩。
因此,此时的董卓还是一个三十岁出头,在家乡过着潇洒生活的豪强!
为了维护与董卓的关系,刘曜让镖局派人先送了两套淋浴、马桶给董卓。
紧接着,他制定了对陇西郡的商业拓展计划,刘传喜为计划首席负责人。
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在两年内把百姓客栈与镖局开遍陇西十一个县!
只有客栈与镖局!
延熹五年。
春三月,初五。
风和日丽。
在滇池县北城门的墙头上,刘曜被贾小六、陈群庆、刘彪等人簇拥着,正在等待城外三千人的列队。
望着眼下的三千多人,刘曜甚是欣慰,他觉得未来一定是光明且充满希望的!
这些人都是经过两个月“军训”的“自愿者”。
所谓“军训”,即刘曜照搬后世大学生入校军训的那一套。
至于所谓的“自愿者”,其实是一些被百姓集团商社“移民福利”驱使的中南半岛开拓者。
没错,就是中南半岛的开拓者!
短时间内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令益州郡目前的消化能力难以承受。
与其留这些人在益州郡开垦山地,不如忽悠他们去中南半岛三角洲开垦平原。
“那里气温较高,有野人出没,不过大都瘦小如猴!”
“那里有毒蛇猛兽,但野兽也怕人多!”
“那里土地肥沃,水稻一年两熟,亩产至少三到四石!”
“是至少!”
“一年两熟,合计就是亩产至少六到八石!”
“那里是百姓集团的土地,凡是集团义客身份,自愿前去的,五年内免租!其他赋税由百姓集团代缴!”
“如果你能开垦十亩地,一年亩产至少六到八石,粗算五年收入至少三百到四百石!”
“你没听错,是三百到四百石!”
“前三年,我们百姓集团会免费提供医药、农具等,帮助大家更快更好的适应那里的生活!”
宣传队保持着通俗易懂的宣传特点,直白好理解,每个人都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