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回翻滚,奄奄一息。
但见其中一名大内高手手中突然亮出一把大刀,刀柄处见有狰狞鬼面,刀身背厚又见乌黑,长有一尺二寸约半,比一般大砍刀还要大上一些许。此把大刀据闻乃重百十馀斤,即使是一般厉害耍大刀之人都未必能将这把大刀提起,就算能够提起,跟着别人搏斗都是非常吃力不讨好的,但在这名内家高手处使将起来,竟然却不见其重量,反而像是在提着枯枝般轻盈。
这个提着大刀之人便是指挥同知马轩辕了。他手中所使就是名震江湖的鬼头大刀。据说此刀乃一偏邪之物,驭动它则必定要让其饮上腥血方能抑住刀身颤抖,不然就哀鸣暗嚮,似有感觉冤魂缠绕着不散一般,跟使刀之人的爽朗耿直个性竟偏偏是如此的格格不入。
内力较劲涣散,嘣的一声巨响,风起四方,七人各退数步。那吹笛美男子轻然而落,很快地便稳住了身子,遂驱动手中笛,再次吹起曲子,酝酿劲气。
乌光闪动,刀锋叫啸,竟可横空劈开曲音劲气来势,划分左右,随后消散。那马轩辕继而提刀直砍去那美男子的顶门,丝毫都不“怜香惜玉”。
这一击居然扰乱了曲子节奏,只因鬼头大刀本体不时都在绽放着怨恨低鸣,直逼那美男子。旁人自是听不出刀身之鸣,但那美男子精通音律,朝夕音绕相伴,何尝又听不出箇中悲恸弦音?
那美男子感同身受,像似这一把鬼头大刀的知音人,才会一时被扰乱了心绪,哪怕只是一霎间的念头,却已不能继续吹奏自己的曲子了。这时候也不容得他多想,不得已只能停止吹笛,侧身一避,躲开劈击。看来这把鬼头大刀既是他的知音人,也是他的剋星。
不料另一侧同时投来两隻判官笔,各打向那美男子的手足两处麻穴。乍看之下,竟是一身大红斗牛绣图官服,这必然是一品内官监太监郑和了。但见那美男子兀自运劲于笛中,上下横挑。噹噹两声奏起,一下子就格开判官笔的两方攻势,乾脆利落。
另外那四名大内高手也不是省油的灯,不等那美男子收势回气,通通抢步纵去,刀爪枪一併打落。美男子见状,他另一隻手毫不犹疑地往衣内一探,随即横扫而出。却见他竟能以一把木质扇子格开四把来势劲猛的利器,不见扇身受损,但他自然耗劲颇大。
仔细一看,这四名大内高手分别是:持有绣春刀的都指挥使夏煜和总督李涛,而那飞魂爪乃指挥同知赛哈智的拿手致杀武器c与这个使用刚猛无比的桓龙枪的南镇抚司武天泷,四人专精自是各有秋千。
论资排辈,首位当然就是一品内官监太监郑和了。接下来,诸如:正三品都指挥使夏煜和总督李涛c从三品指挥同知赛哈智和马轩辕c从四品南镇抚司武天泷,当下大明宫中绝世高手六人,各个都身怀绝技,能力足以独霸江湖一方,今夜云集在此,着实是世间难寻之奇遇。
后世之人每当一提起这起事故,当然都是意兴勃勃,无不为之振奋!这段事故被后世人称为“墨之秋雨缠龙斗。江苏书生大斗朝廷六大御前高手”,是为“紫禁成阳大战”。
墨之秋雨,便是的名起之故。位于江苏省一带的隐秘小岛屿上,岛内竹林环绕周遭,竹身黯若点墨。时逢秋天,竹身径自点若墨雨,所以庄主便为庄上给取名叫。
庄主是名偏偏书生,总爱吹笛作画,吟诗作对,好不优雅。这庄主便是那名美男子,仲子羽。
且说,这朝廷中高手云云,当然不仅有郑和等六人而已,只不过是今夜恰逢守在皇帝身边的就只有他们六人。若要论皇帝身边真正的高手有多少个人,当真是无计可数。
只见又拆了数招,那吹笛公子竟丝毫不见落于下风。明成祖皇帝看在眼裡,心中自是佩服:“这人年纪轻轻便有如此之武学境界,也不知他是哪个门派的人?”
《